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的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60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管体;桨叶设置在管体内且围绕管体轴向转动;蒙皮敷设在管体内壁上并具有弹性拉伸性能;环组件设置在管体与蒙皮之间并环绕在桨叶外;环组件内壁紧贴蒙皮,环组件具有形变且改变内径的能力并带动蒙皮弹性拉伸或者收缩,并调整蒙皮被环组件内壁紧贴的部分与桨叶叶梢的间距;通过环组件形变并改变自身内径,从而带动蒙皮拉伸或者收缩,从而调整环组件内壁及其上的蒙皮与桨叶叶梢的间距大小,通过尽可能的缩小梢隙但又不会完全消除梢隙来控制流经梢隙的流体量,控制流体流经梢隙后形成较小的涡核,同时避免流体在桨叶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桨叶的其他部分进行转移,从而削弱梢隙涡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管螺旋桨,尤其涉及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导管螺旋桨由螺旋桨及其外部安装的筒状导流管组成,作为一种水下推进形式,广泛应用于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航器等领域。导管螺旋桨的导管与叶梢之间存在的微小间隙称为梢隙,在螺旋桨作业时,桨叶前方形成吸力区,后方产生压力区,流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沿桨梢通过梢隙,向吸力区转移,进入吸力区后与低压流体发生相互作用,产生了高强度的旋涡,称为梢隙泄涡,这种流动称为梢隙流动(tlv)。导管螺旋桨梢隙中存在复杂的流动,各种大小的旋涡交替脱落,这种不稳定的梢隙涡不仅会影响推进器的效率,而且对推进器本身也容易造成剥蚀损坏。此外,梢隙涡的存在容易在涡核低压区发生空化形成空泡,空泡产生以后会直接增大推进器工作时的噪声。

2、总而言之,梢隙涡的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繁多且复杂,目前的一种理论是尽可能的缩小梢隙的空隙大小,从而减少从压力区向吸力区转移的流体量,理想状态下最好能够完全消除梢隙。中国专利cn112360750a公开了一种梢隙涡消除装置,其在叶梢顶部设置碳滑块,螺旋桨在转动时通过碳滑块与导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组件(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41)朝向管体(1)内壁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为半球形或者半椭圆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组件(4)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活动部(42)包括第一活动件(421)及第二活动件(422)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组件(4)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段(41)朝向管体(1)内壁的表面上开设有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为半球形或者半椭圆球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组件(4)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梢隙可变的导管螺旋桨,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活动部(42)包括第一活动件(421)及第二活动件(4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吴佳峰魏伟曹和云王鹏蔡琛宋清华曹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