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2289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温差能利用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包括重力热管、热电模组和换热器,重力热管沿管体的轴向依次配置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管腔内设有液体工质;热电模组设于重力热管的外壁面,热电模组包括多个热电模块,多个热电模块沿重力热管的轴向间隔布置;换热器设于冷凝段;其中,液体工质能够在海洋热源的作用下形成饱和蒸汽,并依次通过绝热段和冷凝段,以在绝热段时热电模块基于重力热管与外部海水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在冷凝段时,换热器内的换热介质通过重力热管的管壁与管腔内的液体介质产生热交换。通过热电模块和换热器两种方式配合实现能量捕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量捕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温差能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深海中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热液喷口,其由于地壳的裂缝让高温的岩浆接近海水,使热液喷口处的海水被加热到数百甚至上千度,形成富含矿物质的热液。这些热液以高速从海床的喷口喷出。热液中心温度在200-400℃,周围海水温度约为4℃,存在着较大的温差,单个热液喷口的热量可达兆瓦级,利用深海热液能量发电可以为无人水下航行器等深海设备提供稳定的能量来源。

2、相关技术中,对于热液喷口处的能量捕获手段主要为利用塞贝克效应捕获深海热液的热能。这种方法受到热电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能量转换效率较低,使得热液喷口位置的大部分热能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热液喷口处的能量利用率低,热量损失较大的缺陷。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包括:重力热管、热电模组和换热器;所述重力热管沿管体的轴向依次配置为蒸发段、绝热段和冷凝段,且所述蒸发段对应位置的管腔内设有液体工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包括沿所述重力热管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热电部件,多个热电部件贴附于所述重力热管的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部件包括热电片和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热电片与所述重力热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包括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部件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于所述热电片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模块包括沿所述重力热管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热电部件,多个热电部件贴附于所述重力热管的外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部件包括热电片和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热电片与所述重力热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层包括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导热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部件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于所述热电片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洋能量捕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盈华王瑞奇林原胜黄崇海肖颀李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