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5824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动力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和运动控制装置,所述运动控制装置通过位置检测装置提供的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来控制第一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以实现对长钢轨的智能交替式推拉连续输送进给。它还相应地公开了连续输送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创新的结构设计,且易于制造、使用性能稳定可靠,它填补了国内旧钢轨整形加工装备领域方面的空白,可以有效解决在长钢轨加工处理过程中不能将其连续输送进给的难题,能对长度达到250米乃至更长的长钢轨实现智能交替式推拉的不停顿连续输送。因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能够创造出相当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轨输送系统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机械制造加工
在本文中所提及的长钢轨包括但并不仅限于长度不小于10米的钢轨,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长度大致为250米的长钢轨的整形加工处理。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铁路运输是最为重要、有效并且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应用的交通方式。铁路钢轨作为列车的承载部件,其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列车负载重、线路运行频繁,通过列车车轮与钢轨进行长期的直接滚动摩擦而致使钢轨不断疲劳受损。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列车的运行速度也日益提高,甚至达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极高速度,这在为大众创造更多便捷、提高了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毫无疑问地对钢轨磨损造成了更加不利的影响。由于钢轨的实际在用里程数是相当庞大和惊人的,因此将出现了一定程度磨损的钢轨直接废弃是不合适宜的,这必然会造成极大地资源浪费。在现有技术中,已有的较佳处理方法是将旧钢轨从在铁路线路上拆卸换下,然后对其进行整形加工处理(例如,对旧钢轨的表面或侧面进行铣削加工,以去除老化的疲劳层),再将处理后的钢轨降级而再次铺设使用。上述处置方法是应当被积极倡导推行的,因为这不仅可以通过对旧钢轨的整形处理来避免重大资源浪费、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也与全球倡导的实施节能减排、实现绿色环保、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相一致。但是,在对这些钢轨、特别是对于长度较长的钢轨进行整形加工处理方面,目前国内在相关设备的研制领域还是空白,例如对于长钢轨的输送技术,由于其尺寸庞大且极其笨重,而存在着难以实现不停顿连续输送进给的技术难点,由此根本无法保证对钢轨整形加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甚至将会出现生产节奏中断、损坏加工设备和危及人身安全的严重情形,从而影响并限制了对钢轨进行可靠、有效地加工处理。而国外也为能对上述技术问题加以良好解决,而且其相关设备价格昂贵,也不能完全适用于国内的长钢轨整形加工处理。所以,研制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长钢轨加工处理装备不仅具有重大意义,而且确实刻不容缓,这完全符合我国铁路建设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更有利于实现显著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设计的、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且性能稳定可靠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及其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长钢轨的加工处理过程中不能将其连续输送进给的技术难题,从而尤其能够实现例如长度达到250米左右乃至更长的长钢轨进行智能交替式推拉的不停顿连续输送。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被装设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输入侧以将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被装设在所述加工装置的输出侧以将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拉送出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等长的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动力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以向它们提供运动动力;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提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以及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的尾端位置信号;运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以使得: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在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所述加工装置推送时,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所述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一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完成所述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所述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二夹具停止夹装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二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以及当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尾端与所述第一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距离时,调整所述第一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夹具以由所述第一夹具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并将其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55-0.75。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当所述长钢轨的长度为250米时,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和第二最大运动行程为5.6米。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为5.2米。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第三距离为3.5米。-->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是同时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提供运动动力的伺服电机。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是分别用于向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第二输送装置提供运动动力的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运动控制装置能根据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提供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调整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运动速度和/或通过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调整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速度。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是位移传感器。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运动控制装置是可编程控制器PLC。在上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中,优选地,所述加工装置是用于对长钢轨的表面和/或侧面进行铣削加工的铣削设备。一种智能交替式钢轨推拉连续输送方法,其将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布置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两侧,并包括如下步骤:A.使上述输送系统中的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加工装置推送,同时使第二输送装置处于其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得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B.使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第二输送装置与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被装设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输入侧以将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被装设在所述加工装置的输出侧以将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拉送出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等长的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动力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以向它们提供运动动力;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提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以及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的尾端位置信号;运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以使得: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在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所述加工装置推送时,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所述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一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完成所述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所述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二夹具停止夹装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二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以及当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尾端与所述第一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距离时,调整所述第一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夹具以由所述第一夹具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并将其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一夹具,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被装设在用于对长钢轨进行加工处理的加工装置的输入侧以将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具有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第二输送装置,其包括用于夹装长钢轨的第二夹具,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被装设在所述加工装置的输出侧以将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拉送出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等长的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动力装置,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以向它们提供运动动力;位置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提供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以及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的尾端位置信号;运动控制装置,其与所述位置检测装置相连接并根据所获取的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位置信号来控制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的运动以使得: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夹具在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并开始准备将其向所述加工装置推送时,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处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并使所述第二夹具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完成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二夹具对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一夹具停止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85-0.95,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和等于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当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一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完成所述第一距离后,使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与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等速同步运行完成所述第二距离,并且在该等速同步运行期间使得所述第一夹具对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完成夹装之后使所述第二夹具停止夹装加工处理后的长钢轨区段;当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运行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终止处时使其停下并随后返回至所述第二最大运动行程的起始处且使所述第二夹具在该处处于打开待夹装状态;以及当由所述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尾端与所述第一夹具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距离时,调整所述第一夹具和/或所述第二夹具以由所述第一夹具夹装待加工处理的长钢轨区段并将其推送入所述加工装置,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的比值范围是0.55-0.7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长钢轨的长度为250米时,所述第一最大运动行程和第二最大运动行程为5.6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为5.2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交替式长钢轨推拉连续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距离为3.5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世卓林献坤江声华董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瑞纽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