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踏板组合系统。
技术介绍
1、汽车的制动机构是汽车安全行驶中的重要机构。目前采用的制动机构工作原理是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推动与制动调压器及制动主缸相连的活塞连杆;制动主缸将根据踏板力的大小,在制动路线上形成相应的压力,在机械和液力相互作用下通过轮边制动缸推动制动压向制动盘。对于传统轮式车辆制动系统,其气体或液体传输管路长,阀类元件多;对于长轴距或多轴车辆及远距离控制车辆,由于管线长及速度慢,容易产生制动滞后现象,制动距离增加,安全性降低,而且制动系统的成本也较高。
2、随着电子科技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加高效、节能的线控技术;结合线控技术和汽车制动系统而形成的线控制动系统,以电线为信息传递媒介,电驱动元件为制动执行器,由控制单元根据踏板压力、踏板位移行程等传感器信号识别驾驶员制动意图,控制执行器实现汽车制动。因此,线控制动系统用一个电子式制动踏板替代了传统的液压制动踏板。
3、关于电子制动踏板,申请号为cn200910142366.1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控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踏板(1)、磁流变旋转阻尼器(2)、感应磁铁(3)、角度传感器(4)、车载控制器(5)和弹簧总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组件包括上端盖(2.2)、下端盖(2.3)、旋转盘(2.4)和励磁线圈(2.5);所述上端盖(2.2)设置在所述下端盖(2.3)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填充磁流变液;所述旋转轴(2.1)远离所述支杆端(1.2)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端盖(2.2)、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下端盖(2.3)设置,所述旋转盘(2.4)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动踏板(1)、磁流变旋转阻尼器(2)、感应磁铁(3)、角度传感器(4)、车载控制器(5)和弹簧总成(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组件包括上端盖(2.2)、下端盖(2.3)、旋转盘(2.4)和励磁线圈(2.5);所述上端盖(2.2)设置在所述下端盖(2.3)上,且在二者之间设置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内填充磁流变液;所述旋转轴(2.1)远离所述支杆端(1.2)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端盖(2.2)、所述容纳腔和所述下端盖(2.3)设置,所述旋转盘(2.4)设置在所述旋转轴(2.1)上,且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励磁线圈(2.5)环向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且与所述旋转盘(2.4)之间留有孔隙;所述励磁线圈(2.5)通过导线与所述车载控制器(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组件还包括上轴承(2.6)和下轴承(2.7);在所述上端盖(2.2)上设置第一限位槽,所述上轴承(2.6)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与所述旋转轴(2.1)滚动接触;在所述下端盖(2.3)上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下轴承(2.7)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且与所述旋转轴(2.1)滚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组件还包括上挡圈(2.8)和下挡圈(2.9);所述上挡圈(2.8)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且位于所述上轴承(2.6)远离所述下轴承(2.7)的一侧;所述下挡圈(2.9)设置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且位于所述下轴承(2.7)远离所述上轴承(2.6)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踏板组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组件还包括密封圈(2.10)、第一油封(2.11)和第二油封(2.12);所述密封圈(2.10)设置在所述上端盖(2.2)和所述下端盖(2.3)之间;所述第一油封(2.11)设置在所述上端盖(2.2)和所述旋转轴(2.1)之间;所述第二油封(2.12)设置在所述下端盖(2.3)和所述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恺,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