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造纸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5414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利用造纸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所述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5-65%的造纸污泥、30-40%的辅料、2-3%的菌种原液和2-3%的糖蜜;制备方法是先将造纸污泥及其辅料混合,再加入糖蜜和菌种原液的混合液并进行好氧发酵,然后将形成的生物有机肥烘干,依次进行筛分、调配、造粒和装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简单,无需采用特殊设备,且制得的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种植业增产、改善产品品质,并能有效消除环境恶臭、净化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技术,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造纸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同时,造纸行业也是资源、能源能耗强度高、污染物产量大、环境影响大的加工制造行业。据统计,2007年我国造纸工业废水处理污泥总量约为300万 400万吨。造纸污泥是一种生物固体废弃物,它既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类有机质和氮、磷、钾等植物养分,又含有病原物,易腐败发臭。由于填埋场所相对短缺,国内许多纸厂污泥随意弃置或经无害化处理在农田上滥用的现象很普遍,这就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而国外大量的试验表明,造纸污泥堆肥化处理及农用资源化是一条治本之策,污泥堆肥产品用于农业 、林业生产。这样一方面解决造纸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另一方面也为造纸工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途径。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778771A,名称为“利用造纸污泥制备有机复混肥的方法” 一文中,提供一种利用造纸污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该方法是采用一定配比的污泥、氮肥、磷肥和钾肥,通过混合机混合均匀后形成有机肥,使其利用已通过分析其重金属含量在国家农用标准要求之内的造纸污泥的肥效价值,再配以适量的N、P、K,将污泥制成使用方便、肥效好的污泥复混肥;然而,该方法采用的污泥含水量为5-10%,采用常规的方法难于实现,另外,该制肥方法中的污泥与适量的N、P、K没有经发酵杀菌,因此污泥中的很多有害物质无法杀灭,容易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446777A,名称为“利用污水污泥制备的有机肥” 一文中,提供一种利用上海城市污水污泥,采用东北长白山的原菌组合成生态菌群,经发酵制成有机肥,但是该方法局限于利用民用的城市污泥制备有机肥,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种植业增产、改善产品品质,并能有效消除环境恶臭、净化环境。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所述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5 65%的造纸污泥、30 40%的辅料、2 3%的菌种原液和2 3%的糖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经过干燥的造纸污泥及其辅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2)将糖蜜溶解于50 60°C的温水内,倒入水中,再向水中倒入菌种原液并搅拌均匀;(3)将糖蜜和菌种原液的混合液浇洒在造纸污泥和辅料的混合物上,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料送至通氧发酵槽;(4)混合物料在通氧发酵槽中进行好氧发酵,形成生物有机肥;(5)将形成的生物有机肥烘干,再依次进行筛分、造粒和装袋,至此形成生物有机肥的产品。所述辅料为人畜粪便、作物秸杆、茎叶、谷糠、杂草或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菌种原液为EM菌种原液;EM是英语Effective和Micro-organisms的缩写,意为有益生物群,是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专利技术的,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广应用,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EM-1号。步骤(4)中所述好氧发酵的过程具体为:每天向混合物料所在的通氧发酵槽中通入空气,同时采用翻抛机对混合物料进行翻动,持续7 15天,直至好氧发酵完成;此过程中,进行好氧发酵前的混合物料从通氧发酵槽一侧进入,当翻动至通氧发酵槽另一侧时,好氧发酵完成,形成的生物有机肥从通氧发酵槽另一侧排出。所述翻抛机对混合物料进行翻动时,其速度为2 5米/分,其频率为每天一至两次。进行好氧发酵前,所述混合物料中的水份质量百分比为40 50% ;好氧发酵完成后,所述生物有机肥中的水份质量百分比为30 40% ;所述生物有机肥进行烘干后,其水份质量百分比为13 20%。步骤(2)中所述水为普通井水或自来水。所述步骤(5)中,将形成的生物有机肥烘干后,再依次进行筛分、调配、造粒和装袋。所述添加剂为N肥、P肥或K肥中的一种或多种,生物有机肥中添加剂的质量百分比为O 10%。所述N肥为磷酸二铵等;所述P肥为钙镁磷或磷酸二铵等;所述K肥为氯化钾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工艺简单,无需特殊设备,成本也相对较低,便于产业化、规模化生产。2、本专利技术能有效回收造纸污泥,解决造纸污泥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变废为宝,同时也为造纸工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途径。3、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作物发芽、开花、结果和早熟;促进种植业增产,并改善产品品质。同时,该生物有机物能充分分解土壤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化,提高土壤肥力,大大节约肥料,并控制有害微生物,减少病虫害,逐年减少以致完全不用化肥农药,减少连耕连种的各种障碍;还能提高作物光合作用能力,促进作物地下根茎生长;抑制作物生理病害,大大提高成活率。4、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生物有机肥能在保证农作物获得较好收成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量。5、通过本方法制得的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及活性酶,能改善因长期偏施化肥而引起的土壤板结、酸化、盐溃化的问题,使沙土团聚、粘土疏松,增强保水保肥能力,为作物高产稳产 打好基础。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6、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由于采用EM菌种原液对污泥及辅料进行发酵处理,与自然堆肥法相比,其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其生物有机肥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5 %的造纸污泥、30 %的辅料、3 %的菌种原液、2 %的糖蜜和10%的添加齐U,添加剂中包括5.5%的磷酸二铵和4.5%的氯化钾;其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I)将经过干燥的造纸污泥及其辅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2)将糖蜜溶解于50 60°C的温水内,倒入水中,再向水中倒入菌种原液并搅拌均匀;(3)将糖蜜和菌种原液的混合液浇洒在造纸污泥和辅料的混合物上,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料送至通氧发酵槽;(4)混合物料在通氧发酵槽中进行好氧发酵,形成生物有机肥;其中好氧发酵的过程具体为:每天向混合物料所在的通氧发酵槽中通入空气,同时采用翻抛机对混合物料进行翻动,持续7 15天,直至好氧发酵`完成;此过程中,进行好氧发酵前的混合物料从通氧发酵槽一侧进入,当翻动至通氧发酵槽另一侧时,好氧发酵完成,形成的生物有机肥从通氧发酵槽另一侧排出;翻抛机对混合物料进行翻动时,其速度为2 5米/分,其频率为每天一至两次。(5)将形成的生物有机肥烘干,再依次进行筛分、调配、造粒和装袋,至此形成生物有机肥的产品。上述生物有机肥的制备过程中,辅料为人畜粪便、作物秸杆、茎叶、谷糠、杂草或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菌种原液为EM菌种原液;EM是英语Effective和Micro-organisms的缩写,意为有益生物群,是日本琉球大学的比嘉照夫专利技术的,世界上已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推广应用,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EM-1号。步骤(2)中的水为普通井水或自来水。步骤(4)中进行好氧发酵前,混合物料中的水份质量百分比为40 50% ;好氧发酵完成后,生物有机肥中的水份质量百分比为30 40%。步骤(5)中生物有机肥进行烘干后,其水份质量百分比为13 20%。步骤(5)中所述调配为在生物有机肥中添加添加剂,添加剂为N肥、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利用造纸污泥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55~65%的造纸污泥、30~40%的辅料、2~3%的菌种原液和2~3%的糖蜜;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经过干燥的造纸污泥及其辅料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2)将糖蜜溶解于50~60℃的温水内,倒入水中,再向水中倒入菌种原液并搅拌均匀;  (3)将糖蜜和菌种原液的混合液浇洒在造纸污泥和辅料的混合物上,混合均匀后将混合物料送至通氧发酵槽;  (4)混合物料在通氧发酵槽中进行好氧发酵,形成生物有机肥;  (5)将形成的生物有机肥烘干,再依次进行筛分、造粒和装袋,至此形成生物有机肥的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胜曹国平刘士亮李友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