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的车顶结构和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车辆的车顶结构和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432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所需的功夫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在车辆的车顶结构(10)中,框架(11)具有将扭簧(50)的第一臂(52)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弹簧支承部(100),导流板(40)具有支承扭簧(50)的螺旋部(51)和第二臂的第二弹簧支承部(200)、及能够保持第一臂(52)的保持部(253)。第一弹簧支承部(100)包含能够供第一臂(52)滑动的第一上表面(131)。在保持部(253)保持第一臂(52)的状况下,当导流板(40)朝向收纳位置旋转时,第一臂(52)通过沿着第一上表面(131)滑动而向被第一弹簧支承部(100)支承的状态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顶结构和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车辆的车顶结构,具备:具有开口部的车顶;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以及缓和车辆在开口部开放的状态下行驶时产生的风切音的导流板装置。导流板装置具有导流板和扭簧,该导流板能够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摆动被支承于车顶,该扭簧的一方的臂固定于车顶且另一方的臂固定于导流板。在可动面板将开口部开放时,导流板装置通过扭簧的复原力而将导流板展开至能够缓和风切音的位置。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06743号公报

5、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上述那样的车顶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希望减少组装所需的功夫。


技术实现思路

1、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2、以下,记载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作用效果。

3、[方式1]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具备:框架,该框架划分出由可动面板进行开闭的开口部;以及导流板装置,该导流板装置具有导流板和扭簧,该导流板被支承为能够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并在收纳位置和与所述收纳位置相比相对于所述开口部向上方位移的展开位置之间旋转,该扭簧包含:螺旋部、从所述螺旋部的第一端延伸的第一臂、及从所述螺旋部的第二端延伸的第二臂,并且该扭簧随着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展开位置朝向所述收纳位置位移而弹性地压缩变形,所述框架具有第一弹簧支承部,该第一弹簧支承部将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一臂支承为能够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所述导流板具有第二弹簧支承部和保持部,该第二弹簧支承部支承所述扭簧的所述螺旋部和所述第二臂,该保持部能够保持所述第一臂,所述第一弹簧支承部包含能够供所述第一臂滑动的引导面,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一臂的状况下,当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旋转时,所述第一臂通过沿着所述引导面滑动而转移至被所述第一弹簧支承部支承的状态。

4、在车辆的车顶结构中,在可动面板关闭开口部的情况下,该可动面板将导流板压下。这样,导流板使扭簧压缩变形,并且被配置于收纳位置。另一方面,在可动面板打开开口部的情况下,该可动面板从导流板离开。这样,导流板通过扭簧的复原力而配置于展开位置。

5、在制造车辆的车顶结构的情况下,需要将扭簧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分别支承于框架的第一弹簧支承部和导流板的第二弹簧支承部。在上述结构中,在将扭簧的第一臂支承于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弹簧组装工序之前,能够将扭簧仅临时组装于第二弹簧支承部。详细地说,能够将扭簧的螺旋部和第二臂支承于第二弹簧支承部,并且将第一臂保持于第二弹簧支承部的保持部。

6、因此,在弹簧组装工序中,当在将扭簧的第一臂保持于第二弹簧支承部的保持部的状态下使导流板朝向收纳位置旋转时,第一臂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滑动。并且,随着扭簧的第一臂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的滑动而成为第一臂被第一弹簧支承部支承的状态。因此,在弹簧组装工序中,仅通过使导流板朝向收纳位置旋转,就能够将扭簧的第一臂支承于第一弹簧支承部。因此,车辆的车顶结构能够减少制造所需的功夫。

7、[方式2]在方式1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弹簧支承部具有上壁和下壁,该上壁包含所述引导面并沿前后方向延伸,该下壁与所述上壁相比位于下方,且与所述上壁相比在前后方向上较长地延伸,所述第一弹簧支承部在所述上壁与所述下壁之间支承所述第一臂,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一臂的状况下,当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旋转时,所述引导面将所述第一臂向与所述上壁的前端相比的前方或与所述上壁的后端相比的后方引导。

8、在弹簧组装工序中,在将扭簧的第一臂保持于第二弹簧支承部的保持部的状态下使导流板朝向收纳位置旋转时,第一臂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滑动。当随着扭簧的第一臂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的滑动而第一臂向与第一弹簧支承部的上壁的前端相比的前方或与后端相比的后方移动,则第一臂朝向第一弹簧支承部的下壁位移。即,扭簧的第一臂被导向第一弹簧支承部的上壁与下壁之间。这样,即使采用第一弹簧支承部在上壁和下壁之间支承扭簧的第一臂的结构,在弹簧组装工序中,也能够仅通过使导流板朝向收纳位置旋转而将第一臂支承于第一弹簧支承部。

9、[方式3]在方式2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在将所述上壁设为第一上壁时,所述第一弹簧支承部具有第二上壁,该第二上壁以与所述第一上壁的后端之间隔开间隔的状态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二上壁与所述第一上壁相比向上方延伸,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一臂的状况下,当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旋转时,所述引导面将所述第一臂向与所述第一上壁的后端相比的后方引导。

10、在弹簧组装工序中,扭簧的第一臂一边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滑动一边向后方移动。这一点,上述结构的第一弹簧支承部在第一上壁的后方具有与第一上壁相比向上方延伸的第二上壁。因此,第一弹簧支承部能够限制扭簧的第一臂向后方的移动。这样,第一弹簧支承部能够经由第一上壁与第二上壁的间隙将扭簧的第一臂朝向下壁引导。

11、[方式4]在方式3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朝向所述第二上壁的上方的第二上表面包含第二倾斜面,该第二倾斜面以随着向前方前进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12、在弹簧组装工序中,考虑向后方移动的扭簧的第一臂与第二上壁抵接的情况。这里,第二上壁的第二上表面具有朝向下壁倾斜的第二倾斜面。因此,在上述的情况下,第一弹簧支承部能够将扭簧的第一臂朝向下壁引导。

13、[方式5]在方式3或方式4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上壁的所述引导面包含第一倾斜面,该第一倾斜面以随着向后方前进而朝向下方的方式倾斜。

14、在弹簧组装工序中,扭簧的第一臂一边沿着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引导面滑动一边向后方移动。这里,引导面具有朝向下壁倾斜的第一倾斜面。因此,第一弹簧支承部能够将扭簧的第一臂朝向下壁引导。

15、[方式6]在方式5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在所述保持部保持所述第一臂的状况下,所述上壁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导流板朝向所述收纳位置旋转时的所述第一臂的旋转轨迹交叉。

16、在弹簧组装工序中,当使导流板朝向收纳位置旋转时,扭簧的第一臂与第一倾斜面相接触之后沿着第一倾斜面滑动。因此,第一弹簧支承部能够更可靠地将扭簧的第一臂朝向下壁引导。

17、[方式7]在方式1~方式6中的任一项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持部以使所述扭簧弹性地压缩变形的状态保持所述第一臂。

18、在上述结构中,在将扭簧的第一臂支承于第一弹簧支承部的弹簧组装工序之前,能够将扭簧仅临时组装于第二弹簧支承部。详细地说,除了将扭簧的螺旋部和第二臂支承于第二弹簧支承部之外,还能够在使扭簧压缩变形的状态下将第一臂保持于第二弹簧支承部的保持部。因此,在弹簧组装工序中,操作者或操作装置能够不用一边使扭簧较大的压缩变形一边将第一臂支承于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8.一种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是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具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的制造方法,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的车顶结构,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野太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