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306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方法,用于鼓驱动装置,上述鼓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感光鼓;驱动装置,驱动上述感光鼓;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用于向上述感光鼓传递来自上述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并具有相同的啮合误差周期;标记,设置在上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侧部;以及多个空转齿轮,在上述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中每相邻的两个上述动力传递部件之间卡合一个上述空转齿轮,用于传递驱动力,在上述感光鼓的轴间距离为L、上述感光鼓的半径为r、相位差为θ(rad)时,在配置上述驱动力传递部件之际,将上述标记各错开θ=L/r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感光鼓的鼓驱动装置的组装方法及具有该鼓驱动装置的图 像形成装置,尤其是涉及使多个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同步的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有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方式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 中,在感光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利用显影器使色调剂附着在该静电潜像上,从而形成色调 剂图像。接着,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纸张或OHP等记录介质上,利用定影装置对转印到记 录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进行定影。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也有使用多个感光鼓将形成在 各感光鼓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依次重叠到中间转印体上而形成彩色图像的串联型 图像形成装置。在这种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各感光鼓的旋转速度需要以一定且相等的角速度 旋转。即,若各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产生不均衡,则在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上时, 各种颜色会使色调剂图像产生偏差,产生不能进行良好的图像形成的问题。但是,各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分别周期性地变动。作为这种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变动 的主要原因列举有位于感光鼓轴上、用于向感光鼓轴传递转矩的驱动力传递部件的啮合 "^差等ο下面对该啮合误差进行说明。利用注射成形制成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在其制造工序 中因模具结构的影响,产生图4所示的啮合误差。图4示出用啮合试验器测定的齿轮啮合 误差。在使产生啮合误差的驱动力传递部件与没有啮合误差的驱动力传递部件啮合来传递 驱动力时,根据驱动力传递部件的啮合情况会引起一定周期的旋转速度变动。由于驱动力传递部件在带有一定周期的旋转速度变动的情况下进行驱动旋转,所 以在同轴上由驱动力传递部件传递驱动力的感光鼓也受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旋转速度变 动的影响,产生与驱动力传递部件的一定周期的旋转速度变动相同的旋转速度变动。由此, 在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各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体等非转印体上时,各种颜 色使色调剂图像产生偏差,从而产生色差。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也考虑到提高驱动力传递部件的成型精度、消除驱动 力传递部件的啮合误差的方法,但考虑到量产性等,只能将精度提高到某种程度。因此,在 现有技术的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中,具有如下机构其具有驱动感光鼓旋转的驱动马达,使 用光传感器等部件检测感光鼓的旋转变动,并用驱动马达进行调整,通过独立地控制各感 光鼓,使得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同步(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2-311672号公报(第一页、图2)采用上述的现有装置,使用编码器读取使感光鼓旋转的驱动马达的旋转速度变 动,对驱动马达进行反馈控制来减小旋转速度变动。另外,与其他的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变动相比,得到了旋转速度变动的同步。但在这 种装置中,需要对应各感光鼓设置检测感光鼓的旋转速度的传感器、以及用于调整各感光 鼓的旋转速度的驱动马达。因此,零件数增加,成本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尽量不增加零件数的情况下 减小感光鼓的旋转速度变动的鼓驱动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组装方法用于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鼓驱动装 置包括多个感光鼓;驱动装置,驱动上述感光鼓;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多个驱动力传递部 件,用于向上述感光鼓传递来自上述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并具有相同的啮合误差周期; 标记,设置在上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侧部;以及多个空转齿轮,在上述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 中每相邻的两个上述动力传递部件之间卡合一个上述空转齿轮,用于传递驱动力,在上述 感光鼓的轴间距离为L、上述感光鼓的半径为r、相位差为θ (rad)时,在配置上述驱动力传 递部件之际,将上述标记各错开θ =L/r进行组装。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转印 而在介质上形成显影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多个感光鼓;驱动所述感光鼓的驱动装置;用 于向所述感光鼓传递来自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具有相同的啮 合误差周期的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相同位置的标 记,在配置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时,将所述标记错开规定的角度地配置,以所述驱动力传递 部件的啮合误差周期一致的相位进行组装。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话,可提供一种能在尽量不增加零件数的情况下减小感光鼓的旋转 速度变动的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内部结构图。图2是彩色图像形成部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鼓驱动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啮合误差测定的测定结果的图。图5是说明鼓驱动装置的组装方法的图。图6是说明在组装鼓驱动装置时安装鼓齿轮的方法的图。图7是第二实施例的鼓驱动装置的俯视图。图8是说明第三实施例的鼓驱动装置的图。图9是说明在第二实施例的鼓驱动装置中使用的空转齿轮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设有鼓驱动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即四个串联方式 的彩色复印机101的示意结构图。在彩色复印机101的下方设有收容记录介质103的供纸 盒105。记录介质103通过输送辊107向串联型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1的上方输送。在串 联型图像形成装置本体101的上方具有用于读取原稿的图像读取部109。另外,配设有后 述的图像形成单元111 ;以及曝光装置113,基于图像读取部109读取的信息,向图像形成单 元111照射激光而形成静电潜像。另外,设置有后述的二次转印辊115、定影装置117、排纸辊119、排纸盘121,色调 剂图像通过二次转印辊115转印到记录介质103上。转印到该记录介质103上的色调剂图 像利用定影装置117进行定影,然后通过排纸辊119排出到排纸盘121上。图2是图像形成单元111及转印单元200的剖视图。图像形成单元111包括各图 像形成单元219BK 219C。图像形成单元219BK 219C具有感光鼓201BK 201C,沿其 旋转方向配设有充电器203BK 203C、显影器205BK 205C、一次转印辊207BK 207C、清 洁器 209BK 209C。图像形成单元111的显影器205BK 205C分别利用包含黑色(BK)、黄色(Y)、品 红(M)、青色(C)的色调剂及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进行显影。曝光装置113利用多角镜使从 未图示的半导体激光元件射出的激光光束沿感光鼓201BK 201C的轴线方向进行扫描,经 由成像透镜系统、各反射镜在感光鼓201BK 201C上成像。转印单元200的中间转印带217张设在驱动辊211、从动辊213、张紧辊215上,在 图像形成单元111的上方与感光鼓201BK 201C对置地接触。中间转印带217的一次转 印位置支撑在一次转印辊207BK 207C上,一次转印辊207BK 207C用于施加将感光鼓 201BK 201C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7上的转印电压。在与张设中间转 印带217用的从动辊213对置的二次转印位置上设有二次转印辊115,二次转印辊115用 于施加将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17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103上的转印电 压。下面对形成图像时各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当图像形成开始后,从图像读取 部109或个人计算机终端等输入图像信息,各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方法,用于鼓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驱动装置包括:多个感光鼓;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感光鼓;通过注射成型形成的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用于向所述感光鼓传递来自所述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并具有相同的啮合误差周期;标记,设置在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的侧部;以及多个空转齿轮,在所述多个驱动力传递部件中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动力传递部件之间卡合一个所述空转齿轮,用于传递驱动力,在所述感光鼓的轴间距离为L、所述感光鼓的半径为r、相位差为θ(rad)时,在配置所述驱动力传递部件之际,将所述标记各错开θ=L/r进行组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扬志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