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器,具体为一种可变出口的分布式涵道机翼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固定翼飞机涵道设计往往侧重高速平飞时的气动效率而选择损失一部分低速起飞时的气动效率,但对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来说,必须认真仔细对待每一个工况对飞机推进系统和能源系统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要求,因此,不同工作点下的涵道气动效率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可倾转的分布式涵道风扇机翼在垂直起降时,可通过旋翼的旋转提供升力,同时机翼的前缘可作为涵道的唇口产生额外的升力,平飞时,旋翼提供推力克服阻力,带来前进速度,使机翼产生升力,提高飞行效率,可倾转大涵道风扇可以为垂直起降飞行器产生充足的升力,但是其在动力可靠性,安全冗余度,噪声控制,气动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可倾转分布式小涵道风扇机翼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可以获得更优的平衡,然而,想要得到一个优化的设计存在很多技术难点,其中一点就是要解决涵道风扇在起降和平飞两种截然不同的飞行工况下工作效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出口的分布式涵道机翼机构,以解决上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出口的分布式涵道机翼机构,包括涵道翼面(1)、中心推进单元(2)、后缘舵面(3)、柔性密封材料(4)和扭转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心推进单元(2),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扭转电机(5),且扭转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并且螺杆(6)通过第一轴承(7)与涵道翼面(1)连接,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安装有双臂梁(8),且双臂梁(8)通过第二轴承(9)与涵道翼面(1)连接,所述双臂梁(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接头(10),所述第一铰链接头(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链接头(11),且第二铰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出口的分布式涵道机翼机构,包括涵道翼面(1)、中心推进单元(2)、后缘舵面(3)、柔性密封材料(4)和扭转电机(5),其特征在于: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中心推进单元(2),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扭转电机(5),且扭转电机(5)的输出轴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并且螺杆(6)通过第一轴承(7)与涵道翼面(1)连接,所述涵道翼面(1)的内部安装有双臂梁(8),且双臂梁(8)通过第二轴承(9)与涵道翼面(1)连接,所述双臂梁(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铰链接头(10),所述第一铰链接头(10)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铰链接头(11),且第二铰链接头(11)的一端安装有后缘舵面(3),所述后缘舵面(3)与涵道翼面(1)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材料(4),所述中心推进单元(2)一端的中心锥体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接头(14),所述后缘舵面(3)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铰链接头(12),且第三铰链接头(12)的一端连接有连杆(13)的一端,并且连杆(13)的另一端与连接接头(1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东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磐拓航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