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020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热连轧钢生产领域的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钢铸坯的厚度和长度;采用热送热装方式进行加热;进行粗轧和精轧;对精轧后的钢带进行层流冷却;最后进行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适当长度的板坯,有利于减小中间坯及钢卷头尾温差,采用热送热装方式进行加热,可提高板坯心部温度,易于轧制稳定,粗轧4道次轧制进一步减少精轧入口温降,精轧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轧制速度、板凸度、活套量、弯辊力和窜辊量等工艺,得到的1.2mm厚的热连轧钢带具有轧制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优点,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制备钢带过程中出现的钢带尾部轧烂、浪形、轧废等缺陷,可以提高极薄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连轧钢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结构用钢常规厚度为2.0~10.0mm,抗拉强度为400~700mpa,延伸率≥40%,屈强比≤0.80。随着汽车行业逐步向轻量化和低成本化方向发展,对极薄规格热轧钢的需求逐渐增加。钢板厚度减薄可以减轻车辆自重和减少碳排放,还可以替代冷轧板,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和节约生产成本。

2、现有技术中公开有一些关于极薄规格热轧钢的生产方法,比如:

3、cn104550256a公开了一种tmcp薄规格汽车结构钢板形控制方法:将钢坯加热到1100~1200℃,钢坯上层、中层、下层温度差控制在0~30℃;设定轧制工艺参数不变,采用二级模型设定的轧制规程进行轧制;终轧后的钢板进行acc冷却,设定acc辊道速度1.0~1.25m/s,终冷温度控制在400~500℃范围内;钢板冷却后进行在线矫直,采用二级模型自动矫直,钢板矫直后返红温度控制在500~550℃。

4、cn112496085b公开了一种改善1500mpa级热轧超汽车结构钢边浪缺陷的生产方法,根据边浪的浪型和浪高,对粗轧和精轧参数分别设定为:当浪高为5~10mm/m时,粗矫和精矫工作辊下辊位置设定为4~8mm;当浪高为10.1~15mm/m时,粗矫和精矫的工作辊下辊位置设定为9~12mm。当浪型为操作侧单边浪时,粗矫和精矫工作辊倾斜设定为0.5~1.2mm;当浪型为驱动侧单边浪时,粗矫和精矫工作辊倾斜设定为-0.5~-0.2mm;当浪型为双边浪时,粗矫和精矫工作辊倾斜设定为0.1~0.4mm。该专利技术可以控制钢板的不平度在5mm/m以下。

5、cn113522988b公开了一种dq工艺薄规格超汽车结构钢板形的控制方法,包括:轧制、冷却、平整横切的全流程板形控制。该专利技术强调轧制时微中浪补偿策略,钢卷轧制后,采用分段冷却模式,主要减低钢卷轧后冷速过大导致板形变差的问题。钢卷轧制后48小时内立即平整,避免钢板过度加工硬化,以及保证平整效果。该方面生产的钢板不平度在5~8mm/m之间,最佳可达2mm/m。

6、由上可知,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的工业生产难度极大,一般采用连铸连轧工艺生产,但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的汽车结构钢成形性能较差,采用常规热轧方式很多时候需要进行矫正,生产效率较低,钢带成材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极薄规格热轧钢带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都较低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常规热轧机组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成材率的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中,轧制用钢铸坯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10%,si:0.05~0.25%,mn:0.30~1.00%,p:≤0.015%,s≤0.005%,ti:0.015%~0.045%,n≤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一、控制钢铸坯厚度为200~250mm,铸坯长度为8.5m~9.5m;

5、步骤二、钢铸坯采用热送热装方式装入板坯加热炉,板坯出炉温度为1220~1280℃;

6、步骤三、对钢铸坯进行粗轧,采用两组轧机,第一组轧机进行1道次轧制,第二组轧机进行3道次轧制,粗轧的入口温度为1160~1200℃,粗轧出口温度为1120~1160℃,粗轧出口速度为2~5m/s;

7、步骤四、对步骤三得到的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入口温度为1060~1120℃,精轧出口温度为860~900℃,精轧出口速度为10.0~11.5m/s,控制精轧后的钢带厚度为1.2mm;精轧过程中机架间冷却水开启组数不超过1组,润滑轧制开启组数不低于3组;精轧机组包括7组精轧辊,分别为f1~f7,6组活套辊,分别为l1~l6,精轧辊和活套辊按以下要求控制:

8、精轧辊凸度:f1:30~40μm,f2:15~20μm,f3:10~15μm,f4:5~10μm,f5:4~8μm,f6:4~6μm,f7:4~6μm;

9、精轧辊辊缝:f1:15mm,f2:7mm,f3:3mm,f4~f7:2mm;

10、精轧辊速度:f1:0.8~1.1m/s,f2:1.6~2.2m/s,f3:2.5~4.0m/s,f4:4.5~6.2m/s,f5:6.6~8.6m/s,f6:8.4~10.1m/s,f7:10.0~11.5m/s;

11、活套辊张力:l1:700~800n/mm2,l2:800~900n/mm2,l3:900~1000n/mm2,l4:1100~1200n/mm2,l5:1300~1400n/mm2,l6:1600~1800n/mm2;

12、精轧辊弯辊力:f1:200n/mm2,f2~f4:180n/mm2,f5~f6:160n/mm2,f7:120n/mm2;

13、精轧辊窜辊量:f1:-50~-150mm,f2:-20~-70mm,f3:-10~-60mm,f4:-5~-40mm,f5:-100~-150mm,f6:-60~-130mm,f7:-30~-100mm;

14、步骤五、对精轧后的钢带进行层流冷却,层流冷却速率为10~30℃/s,下集管和上集管冷却流量比为1.2~1.4,层流冷却模型采用稀疏冷却,待钢带冷却到600~650℃后进行卷取。

15、进一步的是,在步骤三中,控制粗轧后的中间坯的厚度为30~35mm。

16、进一步的是,在步骤三到步骤四之间的传输辊道上设置保温罩和热卷箱,中间坯依次经过保温罩和热卷箱后进入精轧机组。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适当长度的板坯,有利于减小中间坯及钢卷头尾温差,采用热送热装方式进行加热,可提高板坯心部温度,易于轧制稳定,粗轧4道次轧制进一步减少精轧入口温降,精轧过程中通过合理控制轧制速度、板凸度、活套量、弯辊力和窜辊量等工艺,得到的1.2mm厚的热连轧钢带具有轧制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良的优点,避免了现有技术在制备钢带过程中出现的钢带尾部轧烂、浪形、轧废等缺陷,可以提高极薄规格热连轧钢带的成材率,成材率可达95%以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控制粗轧后的中间坯的厚度为30~3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到步骤四之间的传输辊道上设置保温罩和热卷箱,中间坯依次经过保温罩和热卷箱后进入精轧机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2mm极薄规格热轧汽车结构用钢带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控制粗轧后的中间坯的厚度为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荣崔凯禹汪创伟李海波刘勇孙荣都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