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625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多层陶瓷元件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指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整个载板没有锐利的棱角,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使得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保证产品水压质量可靠。(*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层陶瓷元件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指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 式水均压载板。
技术介绍
在多层陶瓷元件如多层陶瓷电容器流延法生产过程中,首先在载带上流延形成陶 瓷电介质膜片,经烘干、剥离等处理后印刷内电极,将印刷有内电极的多层陶瓷电介质膜片 叠合层压后切割、烧结。现有技术中,在叠合层压时,为了使电介质层间真正牢固结合,往往 在水均压设备中对产品进行水均压处理。水均压处理的过程如下首先将产品放置于载板 上,用胶带固定,然后装入塑料袋中进行抽真空,最后放入水均压设备中进行水压。现有技 术中,载板通常棱角分明,载板边缘太过锐利,容易划破塑料袋,水均压时水浸入产品中去, 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水均压载板因为太过锐利而容易划 破塑料袋的缺点,提供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通过改进载板棱角来消 除载板锐利的缺点。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 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优选地,所述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所述四个边棱的连接处均形成第二弧形过渡角。优选地,所述第二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于多层陶瓷元 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载板上,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的四个角是最锐利的,也是最容易将塑料袋划 破的地方,因此,本技术将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的四个角设计成第一弧形过渡角,在 很大程度上可规避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同时,第一弧形过渡角优选地设计为圆角,一是考虑圆角在四个边棱之间的过渡 平滑性最好,二是圆角的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另外,考虑到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四个边棱的连接处也较为锐利,也是可能将塑料 袋划破的,为此,可选地,将上表面和下表面与四个边棱的连接处设计成第二弧形过渡角, 从而使得整个水均压载板锐利的棱角均加以消除,完全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 使得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不会造成产品报废,且可减少抽真空时的气泡产生;同时,第二弧形过渡角优选地设计为圆角,一是考虑圆角在四个边棱之间的过渡 平滑性最好,二是圆角的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B-B向剖视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正 方形载板本体10,正方形载板本体10包括上表面11、下表面12和四个边棱13、14、15和 16。四个边棱13、14、15和16的长度为240mm,厚度为3mm。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四个边棱13、14、15和16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圆角 R1,第一圆角Rl的半径为5mm;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与四个边棱13、14、15和16的连接 处均形成第二圆角R2,第二圆角R2的半径为0. 5mm。另外,本技术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采用铝合金制造。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产品放置于正方形载板本体10上,用胶带固定,然 后装入塑料袋中进行抽真空,最后放入水均压设备中进行水压,由于第一圆角Rl和第二圆 角R2的存在,使得整个载板没有锐利的棱角,完全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使得 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保证产品水压质量可靠。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 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 的行为。权利要求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其特征在于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四 个第一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 表面和下表面与所述四个边棱的连接处均形成第二弧形过渡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二弧形过渡角均为圆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多层陶瓷元件的生产领域,特别是指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使得整个载板没有锐利的棱角,规避了塑料袋被划破的风险,从而使得水均压时水不会浸入产品中去,保证产品水压质量可靠。文档编号H01G13/00GK201741585SQ20102022661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叶进发, 宋运雄, 张美贵, 柯彬煌, 王凯星 申请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多层陶瓷元件生产的干式水均压载板,包括一矩形载板本体,该矩形载板本体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四个边棱,其特征在于:该四个边棱两两相接形成四个第一弧形过渡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进发王凯星张美贵宋运雄柯彬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