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022 阅读:176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定位座结合件(2)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5)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托座(9)连接,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固定在车尾底板上,端盖(10)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3)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准确度和可靠稳定性好,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纺纱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环锭细纱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减少细纱机的用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显得十分迫切,因此,细纱机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棉纺行业 的发展。目前,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已被市场广泛认可。而集体落纱装置中的排管装 置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集体落纱系统中承担空纱管向凸盘的输送准备作用, 排管装置的构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首先是要求空纱管在排管槽中定时定量有序排列,其 次,要求空纱管能够根据要求顺利输送到凸盘上。由于在落纱过程中,输送空纱管的动作要 经过足够次数的循环,因此,排管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稳定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现有的集 体落纱细纱机的排管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稳定性差,工人的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增加了企 业成本,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的排管装置,该 装置准确度和可靠稳定性好,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 效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它包括定位座结合 件、排管槽里结合件、排管槽外结合件、摆臂结合件、第一光电托座连接,第二光电控制开关 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通过螺栓与排管座控制开关、第二光电控制开关、第三光电控制开关、 排管座、托座、端盖碰杆、压簧和第一定位块,定位座结合件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和排管 槽外结合件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和排管槽外结合 件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与和排管槽外结合件通过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和排管槽外 结合件通过螺栓排管座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固定在车尾底板上,两块第一定位块分别 固定在排管槽里结合件和排管槽外结合件上,第一定位块内设置有碰杆和压簧,端盖设置 在第一定位块一侧。定位座结合件包括第二定位块、压板、螺栓、护片、定位销和弹簧片,第二定位块通 过螺栓与压板、护片、弹簧片连接,螺栓穿过第二定位块与弹簧片连接,第二定位块上设置 有长圆槽,定位销设置在第二定位块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排管槽里外结合件与 碰杆和压簧等的安装座为整体设置,减少了人为调整因素造成的定位不准确的问题,更换 不同规格的空纱管可以通过调整定位座结合件和碰杆实现,以确保集体落纱的可靠性和稳 定性,从而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纱管握持处的局部视图。图3为定位座结合件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它包括定位座结合件2、排管槽里结合件3、 排管槽外结合件4、摆臂结合件5、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第三光电控制 开关7、排管座8、托座9、端盖10、碰杆11、压簧12和第一定位块13,定位座结合件2设置 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5设置在 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 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托座9连接,第二光 电控制开关6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固定 在车尾底板上,两块第一定位块13分别固定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 第一定位块13内设置有碰杆11和压簧12,端盖10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3 —侧。定位座结合件2包括第二定位块14、压板15、螺栓16、护片17、定位销18和弹簧 片19,第二定位块14通过螺栓与压板15、护片17、弹簧片19连接,螺栓16穿过第二定位块 14与弹簧片19连接,第二定位块14上设置有长圆槽20,定位销18设置在第二定位块14 上。工作过程首先空纱管大头朝下从上部自由落下,经摆臂结合件5护送通过开关 座6上的光电控制信号,实现空纱管从上部持续输送或停止输送,然后通过开关座7上的光 电控制信号,使空纱管不断地经由凸盘输出,调整定位座结合件2和碰杆11,压簧12的位置 以适应不同规格空纱管的需要和正确输送,开关座1上的光电控制信号检测空纱管安全输 送到凸盘上,实现集体落纱的正常运行。权利要求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它包括定位座结合件(2)、排管槽里结合件(3)、排管槽外结合件(4)、摆臂结合件(5)、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排管座(8)、托座(9)、端盖(10)、碰杆(11)、压簧(12)和第一定位块(13),其特征是定位座结合件(2)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5)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托座(9)连接,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固定在车尾底板上,两块第一定位块(13)分别固定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第一定位块(13)内设置有碰杆(11)和压簧(12),端盖(10)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3)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其特征是定位座结合件(2) 包括第二定位块(14)、压板(15)、螺栓(16)、护片(17)、定位销(18)和弹簧片(19),第二定 位块(14)通过螺栓与压板(15)、护片(17)、弹簧片(19)连接,螺栓(16)穿过第二定位块(14)与弹簧片(19)连接,第二定位块(14)上设置有长圆槽(20),定位销(18)设置在第二 定位块(14)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定位座结合件(2)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5)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托座(9)连接,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固定在车尾底板上,端盖(10)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3)一侧。本技术准确度和可靠稳定性好,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D01H9/04GK201722466SQ20102022637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孙照杰, 张新民, 杨高平, 王增红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排管装置,它包括定位座结合件(2)、排管槽里结合件(3)、排管槽外结合件(4)、摆臂结合件(5)、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排管座(8)、托座(9)、端盖(10)、碰杆(11)、压簧(12)和第一定位块(13),其特征是定位座结合件(2)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的长圆槽上用螺栓固定,摆臂结合件(5)设置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之间,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连接,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托座(9)连接,第二光电控制开关(6)和第三光电控制开关(7)通过螺栓与排管座(8)连接,第一光电控制开关(1)固定在车尾底板上,两块第一定位块(13)分别固定在排管槽里结合件(3)和排管槽外结合件(4)上,第一定位块(13)内设置有碰杆(11)和压簧(12),端盖(10)设置在第一定位块(13)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孙照杰杨高平王增红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3月05日 10:37
    多人的有组织的整体。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