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 抓管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环锭细纱机成纱满管的落纱操作是由人工插拔或落纱小车来完成, 这些落纱方式劳动强度大,用工多,机器停台时间长,运转效率低。目前带有 集体落纱装置的环锭细纱机能够一次性自动完成整台细纱机的落纱操作,大大 降低了用工数量,提高了运转效率。现使用比较广泛的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抓管器有活塞式和气囊式两种,活 塞式一般夹持在纱管上部,气囊式有的夹持在纱管上部,有的夹持在纱管中部有纱的部位。目前使用的活塞式抓管器结构如图5所示,抓管器座26通过螺钉 25和螺母24固定在气架21上,抓管器座26的腔内装有活塞28,活塞28上套 有复位弹簧27,气架21和夹管器座26之间装有密封的气囊23。更换纱管时, 气架21通过气孔22输入一定压力的空气,通过气囊23推动活塞28前行,将 位于抓管孔30内的纱管21压牢,即可进行拔管或插管动作。这种抓管器的缺 点是在插管时,必须在充气的状态下才能将纱管31插到锭子32底部,当纱管 31与锭子32的对中性不是很理想时容易对锭子32造成损伤,导致锭子32的使 用 ...
【技术保护点】
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抓管器,包括气架(1),抓管器座(2),抓管器(3),活塞(4),纱管压板(5),气囊(6),缓冲弹簧(7)和复位弹簧(8),其特征是抓管器座(2)与气架(1)连接,气囊(6)设置在气架(1)与抓管器座(2)之间,抓管器(3)与抓管器座(2)连接,活塞(4)设置在抓管器座(2)的腔内,复位弹簧(8)设置在活塞(4)上,纱管压板(5)设置在抓管器(3)的腔内,缓冲弹簧(7)设置在纱管压板(5)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师雅并,王建根,石华睿,谈叡,李嘉琦,王峰山,刺志勇,张满枝,田克勤,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