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2355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阀体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阀体送料机构用于将主阀体逐个排列整齐;铜管上料机构用于将铜管逐个排列整齐;翻转定位机构用于抓取阀体送料机构上的一个主阀体翻转后放置到治具上;铜管抓取机械手用于将铜管上料机构上的一条铜管插入到治具内的主阀体上;转盘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定位治具;翻转定位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将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定位治具上的下料机械手;出料输机械手用于将定位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出料输送线上。在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该结构中、通过铜管和主阀体的自动分料、自动插入和在各个工位上加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阀体组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体组装,特别涉及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


技术介绍

1、阀体组装是将铜管和主阀体z分别定位对准后,将铜管插入到住阀体上。现有的阀体组装过程中,需要人工将主阀体z插入到压紧设备下方的治具上定位好后,再在阀体上插入铜管y,通过压紧设备将通过压紧固定在主阀体z上,再进行焊接、检测等一系列工艺。

2、主阀体z被整齐地排列在料框上,通过人工一个一个地将料框内的主阀体z放入到定位治具上,当顶层料框的主阀体z用完后,需要依靠人工将空料框搬出。工人需要从批量铜管y上取出一条后插入到治具上的主阀体z。无论是主阀体上料,还是铜管y的上料,均需要人工分拣后再送入到安装工位上,劳动强度大,上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它包括有阀体送料机构、铜管上料机构、翻转定位机构、循环输送线、转盘、出料输机械手、出料输送线、铜管抓取机械手;

4、所述阀体送料机构用于将主阀体逐个排列整齐;

5、所述铜管上料机构用于将铜管逐个排列整齐;

6、所述循环输送线上均布有多个治具上;

7、所述翻转定位机构用于抓取阀体送料机构上的一个主阀体翻转后放置到治具上;

8、所述铜管抓取机械手用于将铜管上料机构上的一条铜管插入到治具内的主阀体上;

9、所述转盘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定位治具;

10、所述翻转定位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将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定位治具上的下料机械手;

11、所述出料输机械手用于将定位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出料输送线上。

12、进一步地,所述铜管上料机构包括有推板提升机和固定在推板提升机外壳上的直振器;所述直振器上固定有直导料槽;所述直导料槽与推板提升机的出料口之间连接有出料斜板;所述直导料槽远离出料斜板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条。

13、进一步地,所述挡料条上设置有回料导向条;所述回料导向条横跨在直导料槽的正上方;

14、所述回料导向条上开设有能够通过铜管头部的过管头槽孔;回料导向条的末端设置有回料导槽;所述回料导槽的末端与推板提升机的料腔相接通。

15、进一步地,所述阀体送料机构包括有空框堆叠框体、阀体排列输送线、分料框体和料框平移组件;所述空框堆叠框体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空框堆叠框体内孔的分框升顶组件;所述分料框体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分料框体内孔的叠框升顶组件;所述料框平移组件用于将料框在空框堆叠框体与分料框体之间输送;

16、空框堆叠框体与分料框体之间设置有阀体夹取机械手;

17、料框平移组件的平移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分料框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料框夹紧气缸;空框堆叠框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料框支撑组件。

18、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输送线和循环输送线;所述循环输送线上均布有多个治具;

19、所述第一输送线与循环输送线之间设置有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将第一输送线上的主阀体翻转后放置到循环输送线上的治具上;所述循环输送线远离第一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下料机械手;所述第一输送线上设置有导料机构;所述导料机构由两条侧挡板组成;两条侧挡板之间形成导料槽和定位直槽;所述定位直槽与导料槽之间相接通;所述导料槽的宽度随着远离定位直槽的一端逐渐增大。

20、进一步地,第一输送线远离循环输送线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械手;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有上料支架、一端固定在上料支架上的上料平移气缸和固定在上料平移气缸另一端的上料夹爪气缸;所述上料支架上固定有上料导向套;所述上料导向套内滑动连接有上料导向轴;所述上料导向轴固定在上料夹爪气缸上。

21、进一步地,所述循环输送线包括有各个边缘均设置有挡条的滑台;所述滑台的中部设置有隔条;所述隔条将滑台分隔成两条滑槽;两条滑槽的两端均设置使得两条滑槽相互接通的治具转移槽;其中一条滑槽上设置有将治具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输送的送料机构;另一条滑槽上设置有将治具沿滑槽的长度方向输送的回料机构;

22、连接有送料机构的滑槽为第一滑槽;连接有回料机构的滑槽为第二滑槽;

23、第一滑槽上设置有用于将治具从第一滑槽转移到第二滑槽的排料机构;第二滑槽上设置有用于将治具从第二滑槽转移到第一滑槽的上治具机构。

2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在使用本专利技术时,第一步,阀体送料机构将主阀体一个个排列好;

25、第二步,翻转定位机构将阀体送料机构上的一个主阀体翻转后放置到治具;

26、第三步,循环输送线将主阀体输送至铜管抓取机械手的下方;

27、第四步,铜管抓取机械手将铜管上料机构上的一条铜管插入到治具内的主阀体上;

28、第五步,下料机械手将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定位治具上;

29、第六步,转盘转动,使得铜管和主阀体在转盘的对应的各个工位上进行焊接和检测;

30、第七步,出料输机械手将定位治具上插有铜管的主阀体输送到出料输送线;

31、该结构中、通过铜管和主阀体的自动分料、自动插入和在各个工位上加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阀体组装的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阀体送料机构(A)、铜管上料机构(B)、翻转定位机构(C)、循环输送线(D)、转盘(E)、出料输机械手(F)、出料输送线(G)、铜管抓取机械手(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料机构(B)包括有推板提升机(B1)和固定在推板提升机(B1)外壳上的直振器(B6);所述直振器(B6)上固定有直导料槽(B5);所述直导料槽(B5)与推板提升机(B1)的出料口之间连接有出料斜板(B4);所述直导料槽(B5)远离出料斜板(B4)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条(B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条(B3)上设置有回料导向条(B301);所述回料导向条(B301)横跨在直导料槽(B5)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送料机构(A)包括有空框堆叠框体(A1)、阀体排列输送线(A3)、分料框体(A4)和料框平移组件(A5);所述空框堆叠框体(A1)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空框堆叠框体(A1)内孔的分框升顶组件(A6);所述分料框体(A4)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分料框体(A4)内孔的叠框升顶组件(A7);所述料框平移组件(A5)用于将料框在空框堆叠框体(A1)与分料框体(A4)之间输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定位机构(C)包括有第一输送线(C1)和循环输送线(D);所述循环输送线(D)上均布有多个治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线(C1)远离循环输送线(D)的一端设置有上料机械手(C2);所述上料机械手(C2)包括有上料支架(C202)、一端固定在上料支架(C202)上的上料平移气缸(C205)和固定在上料平移气缸(C205)另一端的上料夹爪气缸(C201);所述上料支架(C202)上固定有上料导向套(C203);所述上料导向套(C203)内滑动连接有上料导向轴(C204);所述上料导向轴(C204)固定在上料夹爪气缸(C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线(D)包括有各个边缘均设置有挡条的滑台(D6);所述滑台(D6)的中部设置有隔条(D601);所述隔条(D601)将滑台(D6)分隔成两条滑槽(D602);两条滑槽(D602)的两端均设置使得两条滑槽(D602)相互接通的治具转移槽(D605);其中一条滑槽(D602)上设置有将治具(D5)沿滑槽(D602)的长度方向输送的送料机构;另一条滑槽(D602)上设置有将治具(D5)沿滑槽(D602)的长度方向输送的回料机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阀体送料机构(a)、铜管上料机构(b)、翻转定位机构(c)、循环输送线(d)、转盘(e)、出料输机械手(f)、出料输送线(g)、铜管抓取机械手(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管上料机构(b)包括有推板提升机(b1)和固定在推板提升机(b1)外壳上的直振器(b6);所述直振器(b6)上固定有直导料槽(b5);所述直导料槽(b5)与推板提升机(b1)的出料口之间连接有出料斜板(b4);所述直导料槽(b5)远离出料斜板(b4)的一侧设置有挡料条(b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条(b3)上设置有回料导向条(b301);所述回料导向条(b301)横跨在直导料槽(b5)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阀体的自动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送料机构(a)包括有空框堆叠框体(a1)、阀体排列输送线(a3)、分料框体(a4)和料框平移组件(a5);所述空框堆叠框体(a1)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空框堆叠框体(a1)内孔的分框升顶组件(a6);所述分料框体(a4)的下方设置有能够从下往上通过分料框体(a4)内孔的叠框升顶组件(a7);所述料框平移组件(a5)用于将料框在空框堆叠框体(a1)与分料框体(a4)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黄琼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德优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