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及商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1327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1
本技术公开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及商用车,包括:卧铺垫总成,所述卧铺垫总成包括布套、卧铺垫、折叠式垫板,所述卧铺垫铺在折叠式垫板上,所述布套套装在卧铺垫和折叠式垫板上;下卧铺骨架总成,所述下卧铺骨架总成用于支撑安装卧铺垫总成,所述下卧铺骨架总成包括下卧铺主骨架、分别安装在下卧铺主骨架上的前装饰板和中间支撑焊接总成,所述中间支撑焊接总成采用螺栓连接在下卧铺主骨架的方管上,方管与螺栓间安装有垫片。采用折叠式垫板使卧铺垫总成实现折叠功能,保证小空间装配时零部件不被损坏,减少了零部件损坏率,且提高了卧铺垫总成的装配效率。本技术的下卧铺总成比传统下卧铺总成质量轻,降重的同时实现了降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及商用车,属于驾驶室卧铺。


技术介绍

1、目前,轻量化也广泛运用到一般汽车行业,在确保车辆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地降低汽车的总重量,进而提高车辆的驱动力,降低能源耗费,实现轻量化设计是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方向。

2、重卡类型分为牵引车和工程车,牵引车由于长途运输,所以对卧铺总成的要求较高,工程车由于是短途,对卧铺总成的需求不是很高,多数是用来放置物品和短暂的休息,但传统卧铺箱相对较重、成本较高且装配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在满足驾乘需求的同时,有效实现车辆降重,提高装配效率及避免装配时零部件损坏。

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装该框架式下卧铺总成的商用车。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包括:

4、卧铺垫总成,所述卧铺垫总成包括布套、卧铺垫、折叠式垫板,所述卧铺垫铺在折叠式垫板上,所述布套套装在卧铺垫和折叠式垫板上;

5、下卧铺骨架总成,所述下卧铺骨架总成用于支撑安装卧铺垫总成,所述下卧铺骨架总成包括下卧铺主骨架、分别安装在下卧铺主骨架上的前装饰板和中间支撑焊接总成,所述中间支撑焊接总成采用螺栓连接在下卧铺主骨架的方管上,方管与螺栓间安装有垫片。

6、作为改进的,所述折叠式垫板包括相互铰接的垫板一和垫板二。

7、作为改进的,所述卧铺垫采用聚氨酯海绵。

8、作为改进的,所述折叠式垫板选用pvc复合板或复合木板。

9、作为改进的,所述下卧铺主骨架、中间支撑焊接总成的材质为铁质或铝合金。

10、作为改进的,所述前装饰板由玻纤板和无纺布组成。

11、作为改进的,所述下卧铺主骨架的方管内安装有套装在螺栓上的套管。

12、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商用车,所述商用车上安装有所述的框架式下卧铺总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采用折叠式垫板使卧铺垫总成实现折叠功能,保证小空间装配时零部件不被损坏,减少了零部件损坏率,且提高了卧铺垫总成的装配效率。

15、2、本技术的下卧铺总成比传统下卧铺总成质量轻,降重的同时实现了降本。

16、3、中间支撑焊接总成与下卧铺主骨架间增加垫板,增加了装配后的结构强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板(4)包括相互铰接的垫板一(41)和垫板二(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垫(2)采用聚氨酯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板(4)选用PVC复合板或复合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卧铺主骨架(5)、中间支撑焊接总成(7)的材质为铁质或铝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装饰板(6)由玻纤板和无纺布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卧铺主骨架(5)的方管(51)内安装有套装在螺栓(8)上的套管(53)。

8.一种商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商用车上安装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式下卧铺总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板(4)包括相互铰接的垫板一(41)和垫板二(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卧铺垫(2)采用聚氨酯海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卧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垫板(4)选用pvc复合板或复合木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框架式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刘开禹栋栋马贺贺李金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