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多赫蒂放大器及其输出网络、多赫蒂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技术_技高网

多赫蒂放大器及其输出网络、多赫蒂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3900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2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该输出网络包括:组合节点、连接在多赫蒂放大器的主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组合节点之间的主输出网络、连接在多赫蒂放大器的辅放大器的输出端和组合节点之间的辅输出网络、以及连接在组合节点和多赫蒂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之间的合路匹配网络,其中辅输出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网络和第二子网络,第一子网络和主输出网络具有相同的电路拓扑并且均至少包括电感和电容,并且第二子网络至少包括电感,其中合路匹配网络被配置成使得组合节点处的节点阻抗为复数阻抗,主输出网络和辅输出网络被配置成使得节点阻抗匹配至主放大器和辅放大器的目标负载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包括该输出网络的多赫蒂放大器和一种设计多赫蒂放大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所需的通信带宽不断增长,无线通信系统采用的调制信号也越来越复杂。为了满足对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效率、体积等方面的要求,在无线通信网络的射频前端系统中,对功率放大器(pa)的效率、回退功率范围、工作带宽、尺寸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2、在相关技术中,可以在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广播和移动终端等)的射频前端中使用多赫蒂放大器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效率,但是由于射频前端系统包含的射频链路单元(包括功率放大器和天线等)的数量不断增长,而多赫蒂放大器使用的元器件较多、电路尺寸较大,因此难以满足小型化放大器的设计需求。另外,由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负载调制是由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来实现的,这种结构导致多赫蒂放大器的工作带宽较窄并且高效率的回退功率范围较小。因此,无线通信系统难以通过传统的多赫蒂放大器来满足在带宽、效率、体积等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存在一些通过改进多赫蒂放大器的负载调制网络来增加带宽的方法,但是往往使得多赫蒂放大器的尺寸增加,从而导致难以在放大器的效率、带宽、回退功率范围和电路尺寸之间达到较好的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包括该输出网络的多赫蒂放大器和设计多赫蒂放大器的方法,以缓解、减轻、甚至消除上述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所述多赫蒂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和辅放大器,所述输出网络包括:组合节点、连接在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主输出网络、连接在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辅输出网络、以及连接在所述组合节点和所述多赫蒂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之间的合路匹配网络,其中所述辅输出网络包括串联连接的第一子网络和第二子网络,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具有相同的电路拓扑并且均至少包括电感和电容,并且所述第二子网络至少包括电感,其中所述合路匹配网络被配置成使得所述组合节点处的节点阻抗为复数阻抗,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被配置成使得所述节点阻抗匹配至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的目标负载阻抗。

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一传输线,所述辅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电角度θm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电角度θa满足:70°< θm < 90°,并且135°< θa < 180°。

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出网络被配置成使得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m和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a满足:im的幅值不大于ia的幅值,并且im和ia的相位差小于90°。

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子网络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三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子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器、第五电感器、第六电感器、第五电容器和第六电容器,所述第四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四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六电感器、所述第五电感器、所述第四电感器、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和第七电容器,所述第三传输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三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和所述第七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传输线的一端,所述第六传输线的另一端浮接,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四传输线、所述第三传输线、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七电感器、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第十电容器、第七传输线和第八传输线,所述第七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七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七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八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八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九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所述第十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端,所述第十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八传输线、所述第七传输线、所述第七电感器、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至第十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电容器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实现:pcb表贴元件、集成电路器件。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至第七电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电感器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实现:pcb表贴元件、集成电路器件、键合线、微带线、金属绕线、传输线。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至第八传输线中的至少一条传输线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实现: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基片集成波导。

15、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赫蒂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辅放大器;以及根据前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输出网络被配置成接收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的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辅放大器输出的第二放大信号,使得所述第一放大信号和所述第二放大信号在所述组合节点处组合以提供给所述多赫蒂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

16、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计多赫蒂放大器的方法,所述多赫蒂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所述多赫蒂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和辅放大器,所述输出网络包括:组合节点、连接在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主输出网络、连接在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辅输出网络、以及连接在所述组合节点和所述多赫蒂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之间的合路匹配网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主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一传输线,所述辅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电角度θM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电角度θA满足:70°< θM < 90°,并且135°< θA < 1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输出网络被配置成使得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M和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A满足:IM的幅值不大于IA的幅值,并且IM和IA的相位差小于 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二子网络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三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子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器、第五电感器、第六电感器、第五电容器和第六电容器,所述第四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四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六电感器、所述第五电感器、所述第四电感器、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三传输线、第四传输线、第五传输线、第六传输线和第七电容器,所述第三传输线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三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传输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五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四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和所述第七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传输线的一端,所述第六传输线的另一端浮接,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四传输线、所述第三传输线、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七电感器、第八电容器、第九电容器、第十电容器、第七传输线和第八传输线,所述第七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七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七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八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传输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八传输线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九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八传输线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压端,所述第十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直流电压端,所述第十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直流电压端被配置成经由所述第八传输线、所述第七传输线、所述第七电感器、所述主输出网络和所述辅输出网络向所述主放大器和所述辅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十电容器中的至少一个电容器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实现:PCB表贴元件、集成电路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4、6、7、8以及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至第七电感器中的至少一个电感器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实现:PCB表贴元件、集成电路器件、键合线、微带线、金属绕线、传输线。

13.根据权利要求9和10中任一项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三至第八传输线中的至少一条传输线可以通过以下中的至少一种形式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多赫蒂放大器的输出网络,所述多赫蒂放大器包括主放大器和辅放大器,所述输出网络包括:组合节点、连接在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主输出网络、连接在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组合节点之间的辅输出网络、以及连接在所述组合节点和所述多赫蒂放大器的射频输出端之间的合路匹配网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主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一传输线,所述辅输出网络在工作频段等效为第二传输线,所述第一传输线的电角度θm和所述第二传输线的电角度θa满足:70°< θm < 90°,并且135°< θa < 18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输出网络被配置成使得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m和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电流ia满足:im的幅值不大于ia的幅值,并且im和ia的相位差小于 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包括第一电容器、第二电容器和第一电感器,所述第一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三电容器,所述第三电容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一子网络和所述主输出网络均还包括第二电感器,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放大器或所述辅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第二子网络包括第三电感器和第四电容器,所述第三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子网络的输出端,所述第三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器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网络,其中所述合路匹配网络包括第四电感器、第五电感器、第六电感器、第五电容器和第六电容器,所述第四电感器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组合节点,所述第四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五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容器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感器的一端均连接,所述第六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感器的另一端连接至直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昊宇郑爽爽林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太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