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410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所述滑板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与车身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身装配连接;所述侧碰吸能结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外侧的若干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


技术介绍

1、安全法规对车辆的侧碰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缓和外界对人身的冲击,侧面耐撞吸能已经成为汽车设计过程的重要一环,性能优越的能量吸收机构可以有效地改善汽车的侧碰性能。

2、目前常见的侧碰吸能结构通过将车身门槛梁外板做出盒子型的箱形结构,在箱形结构内部采用“口”、“目”形铝合金挤压型材或钣金冲压成型板材,通过单面或双面固定。但是箱形结构及其内部加强型材长度较长,重量较大,投入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所述滑板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与车身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身装配连接;所述侧碰吸能结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外侧的若干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2、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梁通过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车身的门槛梁内板以及上车踏板焊接;所述横向支撑梁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3、较佳地,所述上车踏板与所述门槛梁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4、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5、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梁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纵梁焊接。

6、较佳地,若干的所述横向支撑梁分别对应所述车身的若干侧向柱的位置设置。

7、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梁上设有加强筋结构。

8、较佳地,所述横向支撑梁为牛角形、方形、圆管形或不规则形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10、本技术提供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通过横向支撑梁连接滑板底盘车架的纵梁和车身,增加了滑板底盘车架和独立车身连接上的稳定和牢固性,降低了滑板底盘同车身连接的失效风险,提升了滑板底盘和车身耦合后的安全性能。同时,横向支撑梁在固定车架与车身位置,起到连接作用,在发生侧面碰撞时起到增加y向(指横向)强度,减少变形程度,变形后吸收侧向能量的作用,增加乘员生存空间的作用,达到保护碰撞侧乘员的安全。本技术提供的横向支撑梁,结构简单,长度较短,重量较轻,投入成本较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与车身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身装配连接;所述侧碰吸能结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外侧的若干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通过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车身的门槛梁内板以及上车踏板焊接;所述横向支撑梁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踏板与所述门槛梁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一端通过螺纹紧固件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纵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的所述横向支撑梁分别对应所述车身的若干侧向柱的位置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上设有加强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为牛角形、方形、圆管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底盘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与车身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所述车架与所述车身装配连接;所述侧碰吸能结构包括横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车架纵梁外侧的若干横向支撑梁,所述横向支撑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车架的纵梁以及所述车身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梁通过固定安装支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分别与所述车身的门槛梁内板以及上车踏板焊接;所述横向支撑梁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安装支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底盘的侧碰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踏板与所述门槛梁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冯玲兵刘双田军赵宏彦潘蕾
申请(专利权)人:悠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