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3032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车身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架纵梁,以及设于两侧车架纵梁之间的电池包。其中,电池包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与同侧车架纵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在电池包靠近避让空间的一侧设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横穿避让空间,并连接在同侧的车架纵梁上。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通过将电池包设于两侧车架纵梁之间,可将电池包与车架融合,允许电池包具有较大的体积,从而可具有较多的电量,延长续航里程,而电池包的其中一侧与车架纵梁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又能够避让排气管等部件,不会对排气系统等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电池包作为车辆的动力源,且通常要求在具有较好的安装稳定性的前提下,能够使电池包具有较大的电量,以延长续航里程。车辆的电池包大多数布置在车身上,但对于部分车型,尤其是对于越野车来说,其车架较窄,导致电池包布置较为困难,且对电池包的体积具有较大限制,难以使得电池包具有较大的电量,会使得续航里程较短,不易满足消费者的越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其可使电池包具有较大的体积,从而可具有较多的电量,延长续航里程。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分设在左右两侧的车架纵梁,以及设于两侧所述车架纵梁之间的电池包;

4、所述电池包左右两侧中的其中一侧与同侧所述车架纵梁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间;

5、所述电池包靠近所述避让空间的一侧设有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横穿所述避让空间,并连接在同侧的所述车架纵梁上。

6、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车架纵梁长度方向中部均沿整车左右方向向车外一侧拱出;

7、所述电池包连接在两侧所述车架纵梁的拱出部分之间。

8、进一步的,还包括设于两侧所述车架纵梁之间的油箱;

9、所述油箱位于所述电池包的后方,且所述油箱左右两侧均至少部分随形于同侧的所述车架纵梁的拱出部分设置。

10、进一步的,两侧所述车架纵梁之间连接有支撑横梁,所述油箱连接在支撑横梁上。

11、进一步的,各侧所述车架纵梁拱出部分的拱出高度h在220mm-250mm之间;和/或,

12、所述油箱上设有避让槽,所述支撑横梁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槽中。

13、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的框架的前后两侧均连接在两侧所述车架纵梁之间;和/或,

14、所述连接支架为沿整车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且至少其一所述连接支架对应于所述电池包中的电池包横梁设置。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沿整车左右方向延伸的横向部分,以及与所述横向部分呈夹角设置的支撑部分;

16、所述横向部分和所述支撑部分均与所述电池包相连,且所述横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和所述电池包之间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

17、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上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相对于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电池包的另一侧,且所述连接梁由所述电池包的前端延伸至后端,并与同侧的所述车架纵梁相连。

18、进一步的,两侧的所述车架纵梁上均设有沿整车左右方向向车外一侧凸出的连接座,且各侧的所述连接座与同侧的门槛梁相连。

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20、本技术所述的车身结构,通过将电池包设于两侧车架纵梁之间,可将电池包与车架融合,允许电池包具有较大的体积,从而可具有较多的电量,延长续航里程,而电池包的其中一侧与车架纵梁之间形成避让空间,又能够避让排气管等部件,不会对排气系统等其他系统造成影响。

21、另外,电池包连接在两侧车架纵梁的拱出部分之间,可进一步增大电池包的体积,使其具有更多的电量。通过将油箱设于两侧车架纵梁之间,并使油箱左右两侧均至少部分随形于同侧的车架纵梁的拱出部分设置,可充分增大油箱的体积,加大油箱的容积。将油箱连接在支撑横梁上,便于油箱在车身上的安装。而通过在油箱上设有避让支撑横梁的避让槽,可使油箱延伸到支撑横梁的底部,进一步加大容积。

22、其次,通过在电池包框架的前后两侧连接在两侧的车架纵梁之间,由此可取消电池包下方的支撑横梁,利用电池包框架充当支撑横梁来抵抗侧向冲击,可提升电池包与车架纵梁的连接强度,节约空间,减少材料,并减轻车身的重量;而使至少其一连接支架对所述电池包中的电池包横梁设置,可使得该连接支架与电池包横梁共同作用,来抵抗侧向冲击,从而可提升车架的刚度和强度。

23、此外,横向部分、支撑部分和电池包之间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可利用三角形具有较好稳定性的特点,提升电池包与车架纵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可提升车身整体的刚度和强度。通过在电池包的另一侧设置与车架纵梁相连的连接梁,并使连接梁由电池包的前端延伸至后端,可充分提升电池包与车架纵梁的连接强度。设置连接座,便于车架纵梁与门槛梁连接。

24、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如上所述的车身结构。

25、本技术的车辆与上述车身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林涛赵朝文李梦陈运涛杨怀玉李彪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