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600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该系统包括冗余电源模块、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底盘域控制器和桥控模块;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和所述桥控模块连接,所述桥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中的制动器为楔式制动器;所述底盘域控制器用于采集车辆的轮速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轮速传感信息生成制动控制指令,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动控制指令对所述楔式制动器进行制动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线控制动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对线控制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希望可以满足基本的线控制动控制的同时提高线控制动的效率,这也对线控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如今,线控制动系统分为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线控气压制动系统和线控液压制动系统等技术路线,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作为线控制动系统进行使用时,可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转换路径,大大提升了效率和系统的响应,并直接作用于轮边,提升了制动力的调节能力。

3、传统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中的制动器主要是emb(electromechanical brakesystem,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盘式制动器,通过减速度机构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进而推动卡钳的活塞运动,实现将摩擦片加紧,进而产生制动力。但是,这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中的盘式制动器由于制动效能和有效半径较小,因此对电机的输出力需求比较大,造成整个系统的制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旨在提高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冗余电源模块、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底盘域控制器和桥控模块;

3、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和所述桥控模块连接,所述桥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中的制动器为楔式制动器;

4、所述底盘域控制器用于采集车辆的轮速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轮速传感信息生成制动控制指令,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动控制指令对所述楔式制动器进行制动控制。

5、可选地,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包括四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均与所述桥控模块连接,其中,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于车辆车轮。

6、可选地,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包括轮速传感器、轮端制动电机、楔式制动器和传动结构;

7、所述轮速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桥控模块连接,所述轮端制动电机的电源端与所述桥控模块连接,所述轮端制动电机的转动端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楔式制动器连接,所述楔式制动器与所述车辆车轮连接。

8、可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丝杠、输出齿轮、传动齿轮、滚珠螺母和输入推杆;

9、所述轮端制动电机的转子的一端与所述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第二齿轮与所述滚珠螺母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由中轴杆固定并同步旋转;

10、所述丝杠以非接触方式设置在所述轮端制动电机的转子之间,所述丝杠的一端与所述输入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推杆的另一端安装推动结构,并设置在所述楔式制动器的梯形内腔内,所述丝杠靠近所述输入推杆的第一位置与所述滚珠螺母传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电磁锁止结构和复位弹簧;

12、所述电磁锁止结构与所述轮端制动电机的转子的另一端和固定块的一侧连接,所述固定块的相对侧与所述丝杠的另一端相对设置,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楔式制动器,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推杆的侧面位置连接。

13、可选地,所述楔式制动器包括输出活塞、自调结构、制动蹄铁、活塞回位簧、楔形扩张器、制动器底板、制动鼓和蹄回位簧;

14、所述输出活塞形成所述梯形内腔,所述梯形内腔的长边侧放置所述推动结构,所述楔形扩张器设置在所述梯形内腔的短边侧,并与所述输出活塞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楔形扩张器分别通过所述蹄回位簧与所述制动蹄铁连接形成楔形扩张结构,所述输出活塞的还与所述制动蹄铁连接形成制动结构,并与所述车辆车轮连接,所述楔形扩张结构和所述制动结构设置在所述制动鼓内,且所述楔形扩张结构靠近所述制动鼓的底侧,所述制动器底板设置在所述制动鼓的顶侧,其中,所述制动鼓为u形制动鼓,所述自调结构设置在所述输出活塞中,所述活塞回位簧还连接所述输出活塞和所述自调结构。

15、可选地,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包括第一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第二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第四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所述桥控模块包括第一桥控单元和第二桥控单元;

16、所述第一桥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冗余电源模块、所述底盘域控制器、所述第一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桥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冗余电源模块、所述底盘域控制器、所述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所述第四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

17、可选地,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

18、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桥控模块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一桥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所述第二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

19、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桥控模块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还通过所述第二桥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所述第四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

20、可选地,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第一硬线、第二硬线和通讯线组;

21、所述底盘域控制器通过所述通讯线组分别与所述第一桥控模块和所述第二桥控模块连接,所述底盘域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硬线与所述第一桥控模块和所述第二桥控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桥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硬线与所述第一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的轮速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的轮速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二桥控模块通过所述第二硬线与所述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的轮速传感器和所述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的轮速传感器连接。

22、可选地,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指令模块,所述制动指令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指令模块还通过所述第一硬线和所述通讯线组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

23、本专利技术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冗余电源模块、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底盘域控制器和桥控模块;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和所述桥控模块连接,所述桥控模块分别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和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中的制动器为楔式制动器;所述底盘域控制器用于采集车辆的轮速传感信息,并根据所述轮速传感信息生成制动控制指令,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制动控制指令对所述楔式制动器进行制动控制。通过底盘域控制器采集车辆的轮速传感信息,进而生成制动控制指令,最终根据制动控制指令对楔式制动器进行制动控制,从而避免了现有方案中盘式制动器由于制动效能和有效半径较小,因此对电机的输出力需求比较大,造成整个系统的制动效率不高的现象发生,这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通过采集车辆的轮速传感信息,进而生成制动控制指令,最终根据制动控制指令对楔式制动器进行制动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冗余电源模块、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底盘域控制器和桥控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包括四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均与所述桥控模块连接,其中,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于车辆车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包括轮速传感器、轮端制动电机、楔式制动器和传动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丝杠、输出齿轮、传动齿轮、滚珠螺母和输入推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电磁锁止结构和复位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式制动器包括输出活塞、自调结构、制动蹄铁、活塞回位簧、楔形扩张器、制动器底板、制动鼓和蹄回位簧;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包括第一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第二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第三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和第四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所述桥控模块包括第一桥控单元和第二桥控单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包括第一蓄电池和第二蓄电池;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第一硬线、第二硬线和通讯线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还包括制动指令模块,所述制动指令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蓄电池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蓄电池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制动指令模块还通过所述第一硬线和所述通讯线组与所述底盘域控制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包括:冗余电源模块、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底盘域控制器和桥控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模块包括四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均与所述桥控模块连接,其中,每一个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连接于车辆车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端电子机械制动单元包括轮速传感器、轮端制动电机、楔式制动器和传动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丝杠、输出齿轮、传动齿轮、滚珠螺母和输入推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还包括电磁锁止结构和复位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式制动器包括输出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红艳杨希志尹华清周晓雪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