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和具有该车载热管理系统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采用的综合热管理系统通过9通水阀将电池水路、电机水路、散热器水路以及水冷冷凝器水路等组合起来,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其中,9通水阀各个水路之间漏热漏冷,阻碍能量有效利用,尤其是9通水阀各个水室泄露后,能量浪费较为明显,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热量转换效率高,相比传统的九通阀能减少不同水路的泄漏量,实现能量有效利用。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换热流路、电机换热流路、暖风换热流路、加热流路和散热流路,所述电池换热流路设有电池,所述电机换热流路设有电机,所述暖风换热流路中设有暖风芯体,所述加热流路中设有加热器,所述散热流路中设有散热器;冷媒流路,所述冷媒流路中设有压缩机,所述冷媒流路包括分别与所述压缩机选择性地串联的蒸发器流路和换热器流路,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设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五通阀设有第五阀口、第六阀口、第七阀口和第八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所述加热流路和所述暖风换热流路串联或所述电池换热流路、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五阀口、所述第七阀口、所述散热流路、所述电机换热流路、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口、所述加热流路、所述第八阀口、所述第六阀口依次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设有第一阀口、第二阀口、第三阀口和第四阀口,所述五通阀设有第五阀口、第六阀口、第七阀口和第八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二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所述加热流路和所述暖风换热流路串联或所述电池换热流路、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五阀口、所述第七阀口、所述散热流路、所述电机换热流路、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二阀口、所述加热流路、所述第八阀口、所述第六阀口依次串联,其中,所述蒸发器流路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通阀还设有第九阀口,所述车载热管理系统具有第三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中,所述加热流路与所述暖风换热流路串联且所述加热流路、所述第八阀口、所述第六阀口、所述电池换热流路、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五阀口、所述第九阀口、所述电机换热流路、所述第一阀口和所述第二阀口依次串联,其中,所述蒸发器流路与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热管理系统具有第四工作模式,且在所述第四工作模式中,所述加热流路与所述暖风换热流路串联且所述加热流路、所述第八阀口、所述第六阀口、所述电池换热流路、所述第四阀口、所述第二阀口依次串联以及所述电机换热流路、所述第一阀口、所述第三阀口、所述第一换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贤,晁祥虎,张皓,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