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4139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冷轧精密带钢的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骤S1、冷轧步骤;S2、脱脂;步骤S3、退火;步骤S4、平整步骤;S5、剪切,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出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厚度公差控制±0.01~0.02mm,宽度公差±0.05mm,镰刀弯≤1.2mm/m,硬度HV:130~150,性能稳定,公差通条波动小,板形良好,可满足高速冲床高速连续冲制要求,不会出现卡模的现象;钢带表面纹路均匀细密、平整,适于后序镀铜、镀银、镀镍,并且保证了电子行业金丝和微小芯片与钢带表面焊接牢固,不易产生虚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轧精密带钢的生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1、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厚度为0.254~0.395mm冷轧钢带,其中0.254mm厚的钢带占多数,冷轧钢带产品作为三极管引线框架,经电镀、焊接芯片、金丝并塑封后生产出三极管、光耦、ic卡、集成电脑等各类电子封装产品,广泛应用于“5g”、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光伏发电、工业自动化控制、消费电子、绿色照明、屏幕背光源、物联网等诸多领域。三极管引架框架钢带后序加工表面需镀铜、镀银或镀镍,并且在高速冲床上冲制成形,故其对板型、表面质量、尺寸精度以及力学性能均要求很高,生产难度大。

2、三极管引线框架用冷轧钢带成品厚度0.254~0.395mm,宽度为50~100mm规格的冷轧钢带,硬度hv130~150,表面粗糙度ra≤0.25um。现有的生产厂家一般选用2.0~3.0mm热轧酸洗卷原料,钢种为spcc,spcc由于含碳量、含锰量和其他杂质成分较高,影响后序材料加工及高速冲制,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影响功能区的芯片和金丝的焊接性能。

3、因此,对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的生产从选材到冷轧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提升质量保证能力,促进本行业发展以及下游行业电子行业的低成本制造意义重大,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钢带性能不均、板形及表面粗糙度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生产成本低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用冷轧钢带生产方法,且达到产品性能均匀、板形良好、表面镜面的要求。

2、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冷轧:

5、选用含碳量≤0.05%、厚度0.6~1.0mm、宽度在500mm~850mm的spcc-jd冷卷钢带,利用六辊可逆冷轧机将spcc-jd冷卷钢带冷卷3~5个道次冷轧到0.3~0.50mm,总压下率控制在50~80%范围;

6、步骤s2、脱脂:

7、采用电解脱脂方式,电解脱脂液的浓度控制在2~3%,电解电流控制在3000~6000a之间,为防止罩式退火粘连,卷取张力为2~3.5kg/mm2;

8、步骤s3、退火:

9、采用强循环罩式退火炉,退火氛围采用混合保护气,当退火温度至400℃~450℃阶段时进行大气量吹扫,以有效去除钢带表面油污,退火加热温度控制在570~660℃,退火保温时间控制在9~11小时,采用阶段式冷却,先待加热罩缓冷至500~530℃,然后风冷至260~310℃,最后水冷至70~75℃出炉,出炉后的钢带性能均匀;

10、步骤s4、平整:

11、采用的四辊光整机进行平整轧制,平整机工作辊辊径选用310mm~320mm范围;

12、步骤s5、剪切:

13、在分条机上剪切分条,为保证钢带镰刀弯≤1.2mm/m,剪切过程中采用压条方式,压条厚度均匀一致,剪切线上的分离片及隔离环尺寸规格一致,每条钢带在一条线上进行剪切生产,得到宽度公差为-0.10mm的窄带成品。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spcc-jd冷卷钢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02~0.05%的c、0.005~0.030%的si、0.150~0.250%的mn、不超过0.015%的s、不超过0.020%的p、0.02~0.06%的alt、其余为铁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混合保护气的体积含量为75%h2和25%nh3。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六辊可逆冷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轧制油与水配制成重量浓度为1.5~2.5%的冷轧乳化液,其稳定系数控制在0.70~0.90,冷轧乳化液的温度控制在46~55℃,冷轧过程中前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0%~45%,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0~21%,第一道次速度控制在100~300m/min,之后各道次控制在400~1000m/min,钢带的厚度采用秒流量控制方式,厚度公差控制在±0.005mm,轧辊表面粗糙度ra为0.26~0.33μm,辊面无振纹和磨削纹,所述六辊可逆冷轧机中间辊可轴向窜动,轧机出入口处均配有abb板形仪,自动调整钢带板形。

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专利技术生产涉及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用冷轧钢带生产中,通过原料的选择低c,低mn的钢带,大大减少了对下游高速模具的损耗。

19、(2)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厚度公差控制±0.01~0.02mm,宽度公差±0.05mm,镰刀弯≤1.2mm/m,硬度hv:130~150,性能稳定,公差通条波动小,板形良好,可满足高速冲床高速连续冲制要求,不会出现卡模的现象。

20、(3)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出的三极管引线框架用钢带表面经抛光,为镜面,钢带表面纹路均匀细密、平整,适于后序镀铜、镀银、镀镍,并且保证了电子行业金丝和微小芯片与钢带表面焊接牢固,不易产生虚焊。

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SPCC-JD冷卷钢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02~0.05%的C、0.005~0.030%的Si、0.150~0.250%的Mn、不超过0.015%的S、不超过0.020%的P、0.02~0.06%的Alt、其余为铁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混合保护气的体积含量为75%H2和25%NH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六辊可逆冷轧机在轧制过程中,轧制油与水配制成重量浓度为1.5~2.5%的冷轧乳化液,其稳定系数控制在0.70~0.90,冷轧乳化液的温度控制在46~55℃,冷轧过程中前道次压下率控制在30%~45%,最后一道次压下率控制在10~21%,第一道次速度控制在100~300m/min,之后各道次控制在400~1000m/min,钢带的厚度采用秒流量控制方式,厚度公差控制在±0.005mm,轧辊表面粗糙度Ra为0.26~0.33μm,辊面无振纹和磨削纹,所述六辊可逆冷轧机中间辊可轴向窜动,轧机出入口处均配有ABB板形仪,自动调整钢带板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spcc-jd冷卷钢带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0.02~0.05%的c、0.005~0.030%的si、0.150~0.250%的mn、不超过0.015%的s、不超过0.020%的p、0.02~0.06%的alt、其余为铁元素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管电子支架用冷轧钢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混合保护气的体积含量为75%h2和25%nh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丽毛跃荣王勇何振华陈鹏王丹胡刚陈长锋
申请(专利权)人:宝武轻材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