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06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车床,车床的上方一侧固定有固定板,车床的内部开设有a滑轨,a滑轨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块,电动滑块的上方固定有夹具,夹具的顶端安装有锁具,夹具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杆,车床上固定的固定板能够顶住前叉管,从而防止前叉管在测试中发生水平移动从而影响结果,夹具设置有两组,两组夹具能够通过结合来夹持住前叉管,夹具底部固定的电动滑块能够打动夹具在a滑轨上移动来调整位置,夹具的顶端设置有锁具,锁具能够锁定两组夹具的位置来将其固定住,防止距离变化导致前叉管脱落,连接杆能够通过连接螺栓来固定住前叉管另一端的两根管道的端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具体为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摩托车减震器被制造出来售卖给消费者之前,还要抽检来保证减震器的质量符合要求,避免消费者购买到不合要求的产品,在检测中,疲劳测试能够检测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因此疲劳试验至关重要。

2、如公开号为cn108801762a的一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前叉管疲劳试验装置,底座的一侧设有正弦滑块机构,正弦滑块机构的上部安装有支架,支架的一端与正弦滑块机构连接,正弦滑块机构的另一端安装有夹套ⅰ,底座的中部设有夹套ⅱ,支架上设置为实车夹持位置,实车夹持位置上还安装有应变仪,应变仪的输入端与正弦滑动机构连接,应变仪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入端与应变仪的输出端,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有显示器,应变仪用于检测正弦滑块机构的位移状态并根据正弦滑块机构的位移状态测算实车夹持位置内所夹测试件的应力变化情况。

3、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试验装置检测中对减震器的工作方式模拟不够准确,并不检测出减震器在实际情况的减震效果,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包括车床,所述车床的上方一侧固定有固定板,且车床的内部开设有a滑轨,所述a滑轨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上方固定有夹具,所述夹具的顶端安装有锁具,所述车床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安装有测距仪,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有滑块,且滑块的下方设置有b滑轨,所述车床的上方另一侧固定有挡板,且挡板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板,且旋转板的外壁固定有a旋转轴,所述a旋转轴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固定有b旋转轴,所述b旋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杆,且推杆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的下方固定有支架。

4、优选的,所述夹具通过电动滑块与a滑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夹具与电动滑块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活动板之间相互垂直,且连接杆与活动板焊接连接。

6、优选的,所述测距仪与活动板固定连接,且测距仪设置有两个。

7、优选的,所述活动板通过滑块与b滑轨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板与滑块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a旋转轴通过旋转板与旋转电机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a旋转轴与旋转板之间相互平行。

9、优选的,所述推杆与导向管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与b旋转轴固定连接。

10、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11、同时,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本技术车床上固定的固定板能够顶住前叉管,从而防止前叉管在测试中发生水平移动从而影响结果,夹具设置有两组,两组夹具能够通过结合来夹持住前叉管,夹具底部固定的电动滑块能够打动夹具在a滑轨上移动来调整位置,夹具的顶端设置有锁具,锁具能够锁定两组夹具的位置来将其固定住,防止距离变化导致前叉管脱落,连接杆能够通过连接螺栓来固定住前叉管另一端的两根管道的端点。

13、本技术活动板通过连接杆与前叉管连接,因此活动板能够与前叉管共同移动,活动板底部设置的滑块能够使得活动板在b滑轨上自由移动,且相较于直接放置在车床上滑块与b滑轨的组合能够减少摩擦力,从而减少试验误差,活动板上设置的测距仪能够检测测距仪与挡板之间的距离和距离变化,从而检测出减震器的回弹效率。

14、本技术旋转电机转动来带动旋转板转动,旋转板的外壁上固定有a旋转轴,a旋转轴不在旋转板的圆心位置,因此a旋转轴围绕旋转板的圆心进行转动,a旋转轴与传动杆连接,传动杆又与b旋转轴连接,b旋转轴与推杆连接,推杆从导向管内部穿出,因此旋转电机产生的旋转的力会被转化为推杆水平往复运动的力,从而使得推杆能够快速推动活动板来模拟颠簸导致的对减震器的压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1),所述车床(1)的上方一侧固定有固定板(2),且车床(1)的内部开设有a滑轨(3),所述a滑轨(3)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块(4),且电动滑块(4)的上方固定有夹具(5),所述夹具(5)的顶端安装有锁具(6),所述车床(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内部穿出有连接螺栓(11),所述活动板(9)的一侧安装有测距仪(12),所述活动板(9)的底端固定有滑块(8),且滑块(8)的下方设置有b滑轨(7),所述车床(1)的上方另一侧固定有挡板(13),且挡板(13)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14),所述旋转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板(15),且旋转板(15)的外壁固定有a旋转轴(16),所述a旋转轴(16)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17),且传动杆(17)的一端固定有b旋转轴(18),所述b旋转轴(18)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杆(19),且推杆(19)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20),所述导向管(20)的下方固定有支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5)通过电动滑块(4)与a滑轨(3)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夹具(5)与电动滑块(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0)与活动板(9)之间相互垂直,且连接杆(10)与活动板(9)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仪(12)与活动板(9)固定连接,且测距仪(12)设置有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9)通过滑块(8)与b滑轨(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活动板(9)与滑块(8)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旋转轴(16)通过旋转板(15)与旋转电机(14)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a旋转轴(16)与旋转板(15)之间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9)与导向管(20)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推杆(19)与b旋转轴(18)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1),所述车床(1)的上方一侧固定有固定板(2),且车床(1)的内部开设有a滑轨(3),所述a滑轨(3)的上方设置有电动滑块(4),且电动滑块(4)的上方固定有夹具(5),所述夹具(5)的顶端安装有锁具(6),所述车床(1)的中部上方设置有活动板(9),且活动板(9)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内部穿出有连接螺栓(11),所述活动板(9)的一侧安装有测距仪(12),所述活动板(9)的底端固定有滑块(8),且滑块(8)的下方设置有b滑轨(7),所述车床(1)的上方另一侧固定有挡板(13),且挡板(13)的一侧设置有旋转电机(14),所述旋转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旋转板(15),且旋转板(15)的外壁固定有a旋转轴(16),所述a旋转轴(16)的一侧连接有传动杆(17),且传动杆(17)的一端固定有b旋转轴(18),所述b旋转轴(18)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杆(19),且推杆(19)的一侧设置有导向管(20),所述导向管(20)的下方固定有支架(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摩托车前叉管减震器疲劳试验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奥林赵建军徐慎吴宇森李军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开发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