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334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包括上料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边缘以确定极耳的尺寸和形状;折弯机构包括压合驱动件和若干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若干压合成型组件连接同一个旋转机构,切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与压合驱动件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的极耳折弯方向不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能够实现极耳裁切、极耳折弯的全自动化加工过程,且每个极耳折弯工位仅需要一个折弯机构;折弯机构通过旋转机构切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配合压合驱动件完成极耳折弯工序,设备的结构设计巧妙、简单,设备占地面积少,仅需通过增加极耳折弯工位便可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生产,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伴随着传统燃油汽车所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的日益加重,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上的电能存储元件,动力电池能够存储的总电量决定了电动汽车的里程。

2、现有的电动汽车生产工艺中,为了增加电动汽车的电池的储存电量,其电池需要由多个动力电池单元组成,再通过保护外壳封装成型。而为了便于多个动力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生产过程会对动力电池的极耳进行折弯处理。另外,动力电池的极耳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对极耳的折弯处理就有四种不同类型,如图7所示,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的折弯方向有相同,也有不同;折弯方向有朝向动力电池的正面,也有朝向动力电池的背面。

3、因此,动力电池的极耳加工设备,需要设置几条不同规格的折弯加工线,导致生产设备的体积庞大,占用较大的厂区面积;也对设备的自动化设计增加了难度,若想进一步改进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其造价成本非常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4、以上问题,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动力电池生产设备为了实现多种规格的极耳折弯需求,设备的折弯加工线数量多,导致设备体积庞大,且优化改造设备的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依次包括上料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边缘以确定极耳的尺寸和形状;

4、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压合驱动件和若干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若干所述压合成型组件连接同一个旋转机构,以通过该旋转机构切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与所述压合驱动件连接,且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的极耳折弯方向不相同。

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四种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四周,所述压合驱动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靠近所述下料机构的一侧。

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设有下凸弧面,所述下压块设有上凸弧面,当上压块和下压块挤压极耳,所述下凸弧面和所述上凸弧面左右错开,使得极耳折弯变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的上凸弧面与下凸弧面的错开位置不同。

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压合驱动件包括第一下压气缸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压合成型组件的顶部设有弧形卡接槽;

8、当所述压合成型组件旋转至所述压合驱动件处时,所述伸缩杆进入所述弧形卡接槽内并且其矩形缺口与所述弧形卡接槽限位连接。

9、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旋转机构由下至上包括旋转驱动马达、旋转下盘和固定上盘,所述压合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上盘,若干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旋转下盘的边缘;

10、所述旋转驱动马达驱动所述旋转下盘旋转,以带动若干所述压合成型组件旋转并切换位置。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尺寸裁切机构和形状裁切机构,所述尺寸裁切机构用于在极耳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裁切,以使极耳的尺寸符合要求;所述形状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顶角,以使极耳的形状符合要求。

12、进一步的,所述尺寸裁切机构包括第二下压气缸、第一切刀和第一成型底托,极耳位于所述第一成型底托上方,所述第二下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切刀切除极耳超出第一成型底托的部分。

13、进一步的,所述形状裁切机构包括第三下压气缸、第二切刀和第二成型底托,极耳位于所述第二成型底托上方,所述第三下压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切刀切除极耳超出第二成型底托的部分。

14、更进一步的,所述裁切机构的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盒,所述废料收集盒用于收纳切下来的废料。

15、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上料机构的末端设有扫码识别器,所述扫码识别器用于识别动力电池上的二维码。

16、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下料机构设有下料运输皮带,用于运输经过折弯处理的动力电池。

17、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上并排于所述裁切机构处设有第一移载机构,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第一横移模组和若干第一吸盘机械手,所述第一横移模组驱动所述第一吸盘机械手在所述上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和所述折弯机构之间移动。

18、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对称设有两个极耳折弯工位,每个极耳折弯工位设有所述折弯机构,且输出端均连接一个所述下料机构;

19、两个极耳折弯工位之间设有分配机构,所述分配机构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裁切机构的动力电池,并向任意一个所述折弯机构输送动力电池。

20、进一步的,所述分配机构包括单向平移台和可转动平移台,所述单向平移台和所述可转动平移台均通过导轨在两个极耳折弯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且所述可转动平移台下方设有180度旋转马达,以使所述可转动平移台旋转180度。

2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专利技术,每个所述折弯机构处设有第二移载机构,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包括第二横移模组和若干第二吸盘机械手,所述第二横移模组驱动所述第二吸盘机械手在分配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和所述下料机构之间移动。

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方法,通过上述方案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23、步骤1、上料机构输入待加工的动力电池;

24、步骤2、裁切机构依次裁切出极耳的尺寸、形状;

25、步骤3、通过分配机构间隔向两个极耳折弯工位输送动力电池;

26、步骤4、折弯机构切换压合成型组件并对极耳折弯成型;

27、步骤5、下料机构输出极耳经过裁切、折弯的动力电池。

28、进一步的,在步骤1中,上料机构将待加工的动力电池输入设备,并于上料机构的末端对动力电池进行扫码登记,第一移载机构转移动力电池至尺寸裁切机构。

29、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

30、步骤201、尺寸裁切机构同时裁切动力电池极耳的三边,减小极耳尺寸,第一移载机构转移动力电池至形状裁切机构;

31、步骤202、形状裁切机构裁切动力电池极耳的两个顶角,确定极耳形状,第一移载机构转移动力电池至分配机构。

32、进一步的,步骤3具体为:分配机构的单向平移台接收动力电池后,移动至第一工位处的折弯机构,此时,分配机构的可转动平移台接收动力电池后,旋转180度,待单向平移台上的动力电池被转移,可转动平移台再移动至极第二工位处的折弯机构。

33、进一步的,步骤4包括:

34、步骤401、折弯机构先切换出规格合适的压合成型组件;

35、步骤402、第二移载机构将动力电池从分配机构转移至折弯机构;

36、步骤403、折弯机构对极耳折弯成型,第二移载机构将动力电池移至下料机构。

37、根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上料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边缘以确定极耳的尺寸和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四种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四周,所述压合驱动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靠近所述下料机构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设有下凸弧面,所述下压块设有上凸弧面,当上压块和下压块挤压极耳,所述下凸弧面和所述上凸弧面左右错开,使得极耳折弯变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的上凸弧面与下凸弧面的错开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驱动件包括第一下压气缸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压合成型组件的顶部设有弧形卡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由下至上包括旋转驱动马达、旋转下盘和固定上盘,所述压合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上盘,若干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均匀设置在所述旋转下盘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包括尺寸裁切机构和形状裁切机构,所述尺寸裁切机构用于在极耳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裁切,以使极耳的尺寸符合要求;所述形状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顶角,以使极耳的形状符合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机构的下方设有废料收集盒,所述废料收集盒用于收纳切下来的废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对称设有两个极耳折弯工位,每个极耳折弯工位设有所述折弯机构,且输出端均连接一个所述下料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机构包括单向平移台和可转动平移台,所述单向平移台和所述可转动平移台均通过导轨在两个极耳折弯工位之间往复运动,且所述可转动平移台下方设有180度旋转马达,以使所述可转动平移台旋转180度。

10.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上料机构、裁切机构、折弯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裁切机构用于裁切极耳的边缘以确定极耳的尺寸和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四种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旋转机构的四周,所述压合驱动件位于所述旋转机构的靠近所述下料机构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包括上压块和下压块,所述上压块设有下凸弧面,所述下压块设有上凸弧面,当上压块和下压块挤压极耳,所述下凸弧面和所述上凸弧面左右错开,使得极耳折弯变形;不同规格的压合成型组件的上凸弧面与下凸弧面的错开位置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驱动件包括第一下压气缸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侧面设有矩形缺口,所述压合成型组件的顶部设有弧形卡接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极耳裁切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由下至上包括旋转驱动马达、旋转下盘和固定上盘,所述压合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上盘,若干所述压合成型组件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栋吕隆敏金国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言需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