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3341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柱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匚形轨一,所述匚形轨一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匚形轨二,所述匚形轨二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腰形托盘一,所述腰形托盘一包括载板一,所述载板一的顶面固定有腰状环,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的一侧固定有传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腰形托盘二带着其顶部的多个极柱随着腰形托盘二移动,方便铣刀盘在多个不同外形的极柱上同时开设环状凹槽,多个传动管带着极柱转动使极柱上不同的位置转动切换到靠近铣刀盘的位置,方便铣刀盘将极柱上未被铣槽的周面进行铣槽,有利于提高不同外形、不同尺寸极柱铣槽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柱制造,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极柱的周面上进行铣槽处理,极柱周面的环状凹槽不仅方便检测和维护,同时也可以提高电池的抗腐蚀性能和结构稳定性,现有技术极柱制造系统中的铣槽设备虽然能够夹持固定极柱,并配合转动的铣刀盘可以在极柱的周面开设凹槽,但是大部铣槽设备局限于极柱的形状,只能够对一种形状的极柱进行加工,而常见复合极柱的外形有圆形、矩形或者腰形,导致部分极柱制造系统不易大范围投入使用到不同外形的极柱上,影响极柱制造的顺利进行,并且,在极柱精铣槽过程中,大部分铣槽设备每次只能够加工一个极柱,不易实现多种不同外形的极柱同时加工,进而导致效率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通过电机一带着齿轮转动使腰形托盘一随着齿轮转动移动,进而使与腰形托盘一固定连接的腰形托盘二带着其顶部的多个极柱随着腰形托盘二移动,气缸带着铣槽机构上的铣刀盘向极柱外侧移动,方便铣刀盘在多个不同外形的极柱上同时开设环状凹槽,多个传动管带着极柱转动使极柱上不同的位置转动切换到靠近铣刀盘的位置,方便铣刀盘将极柱上未被铣槽的周面进行铣槽,有利于提高不同外形、不同尺寸极柱铣槽的效率。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匚形轨一,所述匚形轨一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匚形轨二,所述匚形轨二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腰形托盘一,所述腰形托盘一包括载板一,所述载板一的顶面固定有腰状环,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中部的一侧固定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腰状环啮合传动的齿轮,所述载板一顶面的中部固定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有腰形托盘二,所述腰形托盘二包括载板二,所述载板二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管,所述传动管的顶面安装固定有吸盘,所述载板二的底面布置有用于向多个吸盘抽吸气体且与立柱固定连接的气泵,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长端固定有铣槽机构,所述铣槽机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铣槽管,所述铣槽管的底端可拆卸固定有多个铣刀盘,所述机壳与匚形轨一之间设置有用于向铣刀盘输水降温的冷却管网。

4、进一步在于:所述匚形轨二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滑动卡接的滑块一,所述载板一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滑动卡接的滑块二,所述载板一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圆孔。

5、进一步在于:所述传动块的一端转动插接有与齿轮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一,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一。

6、进一步在于:所述载板一的顶面开设有与连接轴底端滑动卡接的腰形凹槽,所述腰状环的两侧均固定有长直齿条,所述腰状环的两端均固定有弧形齿条,所述弧形齿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长直齿条固定连接,所述长直齿条与弧形齿条二者均与齿轮啮合传动。

7、进一步在于:所述载板二的底面固定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两个传动管位于载板二内部的外侧均套接固定有双槽带轮,相邻两个所述双槽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另外一个所述传动管位于载板二内部的外侧固定有减速轮,所述减速轮与对应位置双槽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减速带,且减速轮的直径是双槽带轮直径的两倍,所述气泵的出气端连通固定有主干管,所述主干管的外侧连通固定有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与对应位置传动管底端转动插接,多个所述立柱之间固定有用于向气泵供电的蓄电池。

8、进一步在于:所述铣槽管的顶端转动插接有与支撑柱滑动连接的抽液管,所述机壳的外侧固定有电机三,所述电机三的输出端与铣槽管位于机壳内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二,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二。

9、进一步在于:所述铣槽管的外侧旋合连接有多个螺帽,相邻两个螺帽与对应位置铣刀盘夹持固定。

10、进一步在于:所述冷却管网包括异形管和注射筒,所述异形管的顶端连通固定有与机壳嵌入固定的l形管,所述异形管的顶部连通固定有多个串联有阀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连通固定有波纹管。

11、进一步在于:所述注射筒的一端连通固定有内置单向阀的软管一和软管二,所述软管一与异形管的底端连通固定,所述注射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轴,所述注射筒与匚形轨一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在于:所述载板二的顶面设置有斜面一、斜面二,所述斜面一与斜面二之间设置有腰形水槽。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在底板上固定有匚形轨一,在匚形轨一上滑动连接有匚形轨二,匚形轨二上滑动连接有腰形托盘一,腰形托盘一上方通过多个立柱固定有腰形托盘二,将腰形极柱固定到腰形托盘一端的吸盘上,电机一带着其输出端的同步带轮一转动,在同步带一的传动作用下使齿轮带着长直齿条和弧形齿条在齿轮上啮合传动,进而使腰状环带着整个腰形托盘一在齿轮外侧啮合移动,整个啮合移动过程中,齿轮相对于移动的腰形托盘一的移动轨迹为腰形(两个直线移动轨迹和两个弧形移动轨迹),从而使与腰形托盘一固定连接的腰形托盘二同样能够围绕着齿轮移动,腰形托盘二上被吸盘吸附固定的腰形极柱同步移动,通过气缸带着铣槽机构上铣刀盘靠近移动的腰形极柱,在腰形托盘二带着腰形极柱以直线的轨迹移动时铣刀盘能够在极柱上开设腰形的直线槽,在腰形托盘二带着腰形极柱以弧形的轨迹移动时铣刀盘能够在极柱上开设腰形的弧形槽,实现将腰形极柱两侧的直线槽和一端的弧形槽开设完成,通过电机二带着同步带轮二转动,在同步带二的传动作用下使传动管带着吸盘上的腰形极柱转动180度角,使极柱上未被开设弧形槽的一端位置切换到靠近铣刀盘的位置,随着腰形托盘二带着腰形极柱二次以弧形的轨迹移动时铣刀盘将极柱上未被开设弧形槽的位置开设弧形槽,从而实现供腰形极柱的周面自动开设环形凹槽,有利于提高腰形极柱上环形凹槽的加工效率;

15、2、通过在腰形托盘二上转动连接有三个传动管,可以在腰形托盘二中部位置的吸盘上固定矩形极柱,在腰形托盘二两端的吸盘上分别固定腰形极柱和圆形极柱(参照说明书图1),其中,圆形极柱上传动管与腰形托盘二一端的弧形共圆心,腰形极柱一端的弧形与腰形托盘二另一端的弧形共圆心,方便传动管带着圆形极柱和腰形极柱转动能够使两种形状极柱的周面均能够接触到铣刀盘,通过将矩形极柱上传动管的高度设计的较高,防止多个极柱随着传动管转动切换周面切割时产生转动干涉,达到可以在吸盘上固定不同大小和形状极柱同时加工铣槽的效果,通过在铣槽管上通过螺帽可以在任意位置安装固定铣刀盘,使铣刀盘的水平高度与待铣槽极柱的水平铣槽位置齐平即可,进而实现腰形托盘二在带着多个极柱移动时,铣刀盘能够在圆形极柱的周面开设半圆形凹槽、在矩形极柱一组相对的两个棱边上铣长直凹槽、在腰形极柱的两侧铣长直凹槽,且在腰形极柱的一端铣半圆形凹槽,接着通过气缸带着铣刀盘离开极柱,同理借助多个传动管带着多个极柱转动调换位置,二次使铣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顶面固定有匚形轨一(110),所述匚形轨一(110)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匚形轨二(111),所述匚形轨二(11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腰形托盘一(200),所述腰形托盘一(200)包括载板一(210),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固定有腰状环(220),所述底板(100)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中部的一侧固定有传动块(300),所述传动块(30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腰状环(220)啮合传动的齿轮(310),所述载板一(210)顶面的中部固定有多个立柱(230),多个所述立柱(230)的顶部固定有腰形托盘二(400),所述腰形托盘二(400)包括载板二(410),所述载板二(410)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管(420),所述传动管(420)的顶面安装固定有吸盘(421),所述载板二(410)的底面布置有用于向多个吸盘(421)抽吸气体且与立柱(230)固定连接的气泵(500),所述支撑柱(120)的顶端固定有气缸(122),所述气缸(122)的伸长端固定有铣槽机构(600),所述铣槽机构(600)包括机壳(610),所述机壳(6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铣槽管(620),所述铣槽管(620)的底端可拆卸固定有多个铣刀盘(630),所述机壳(610)与匚形轨一(110)之间设置有用于向铣刀盘(630)输水降温的冷却管网(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轨二(11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110)滑动卡接的滑块一,所述载板一(210)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110)滑动卡接的滑块二,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300)的一端转动插接有与齿轮(310)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柱(120)的外侧固定有电机一(121),所述电机一(121)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一,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开设有与连接轴底端滑动卡接的腰形凹槽,所述腰状环(220)的两侧均固定有长直齿条(221),所述腰状环(220)的两端均固定有弧形齿条(222),所述弧形齿条(2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长直齿条(221)固定连接,所述长直齿条(221)与弧形齿条(222)二者均与齿轮(310)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二(410)的底面固定有电机二(430),所述电机二(430)的输出端与两个传动管(420)位于载板二(410)内部的外侧均套接固定有双槽带轮,相邻两个所述双槽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另外一个所述传动管(420)位于载板二(410)内部的外侧固定有减速轮,所述减速轮与对应位置双槽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减速带(422),且减速轮的直径是双槽带轮直径的两倍,所述气泵(500)的出气端连通固定有主干管(510),所述主干管(510)的外侧连通固定有多个分支管,所述分支管与对应位置传动管(420)底端转动插接,多个所述立柱(230)之间固定有用于向气泵(500)供电的蓄电池(2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铣槽管(620)的顶端转动插接有与支撑柱(120)滑动连接的抽液管(621),所述机壳(610)的外侧固定有电机三(611),所述电机三(611)的输出端与铣槽管(620)位于机壳(610)内部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二,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铣槽管(620)的外侧旋合连接有多个螺帽,相邻两个螺帽与对应位置铣刀盘(630)夹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网(700)包括异形管(710)和注射筒(720),所述异形管(710)的顶端连通固定有与机壳(610)嵌入固定的L形管(730),所述异形管(710)的顶部连通固定有多个串联有阀门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连通固定有波纹管(74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筒(720)的一端连通固定有内置单向阀的软管一(721)和软管二(722),所述软管一(721)与异形管(710)的底端连通固定,所述注射筒(720)的内部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顶面固定有匚形轨一(110),所述匚形轨一(110)的顶面滑动连接有匚形轨二(111),所述匚形轨二(11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腰形托盘一(200),所述腰形托盘一(200)包括载板一(210),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固定有腰状环(220),所述底板(100)的顶面固定有支撑柱(120),所述支撑柱(120)中部的一侧固定有传动块(300),所述传动块(30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与腰状环(220)啮合传动的齿轮(310),所述载板一(210)顶面的中部固定有多个立柱(230),多个所述立柱(230)的顶部固定有腰形托盘二(400),所述腰形托盘二(400)包括载板二(410),所述载板二(410)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多个传动管(420),所述传动管(420)的顶面安装固定有吸盘(421),所述载板二(410)的底面布置有用于向多个吸盘(421)抽吸气体且与立柱(230)固定连接的气泵(500),所述支撑柱(120)的顶端固定有气缸(122),所述气缸(122)的伸长端固定有铣槽机构(600),所述铣槽机构(600)包括机壳(610),所述机壳(6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铣槽管(620),所述铣槽管(620)的底端可拆卸固定有多个铣刀盘(630),所述机壳(610)与匚形轨一(110)之间设置有用于向铣刀盘(630)输水降温的冷却管网(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匚形轨二(111)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110)滑动卡接的滑块一,所述载板一(210)底面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与匚形轨一(110)滑动卡接的滑块二,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开设有多个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300)的一端转动插接有与齿轮(310)固定连接的连接轴,所述支撑柱(120)的外侧固定有电机一(121),所述电机一(121)的输出端与连接轴的外侧均固定有同步带轮一,两个所述同步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同步带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复合极柱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一(210)的顶面开设有与连接轴底端滑动卡接的腰形凹槽,所述腰状环(220)的两侧均固定有长直齿条(221),所述腰状环(220)的两端均固定有弧形齿条(222),所述弧形齿条(22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长直齿条(22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超杜卫卫赵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洋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