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架总成,具体为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
技术介绍
1、车架是牵引车和挂车的脊梁,起着“栋梁”的作用,支承着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转向器、鞍座和货箱等所有簧上质量的有关机件,并承受它们的重力作用,同时还要承受通过悬架传递的来自地面的各种反力和反力矩。因此,车架设计中应保证其有合适的刚度和足够的强度,以确保其足够的可靠性和寿命。
2、汽车底盘上的各种线束较多,现有的车架不能够对汽车线束进行较好的固定,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线束松散脱落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提出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对多组线束进行固定,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出现线束松散脱落的情况,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所述左纵梁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右纵梁,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的相对一侧依次设置有首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
...【技术保护点】
1.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右纵梁(2),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依次设置有首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尾梁(7),所述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和第四横梁(6)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束线槽(8),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紧线组件,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组穿线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均呈前宽后窄型设置,所述左纵梁(1
...【技术特征摘要】
1.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包括左纵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的一侧呈对称设置有右纵梁(2),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依次设置有首梁(3)、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第四横梁(6)和尾梁(7),所述第二横梁(4)、第三横梁(5)和第四横梁(6)的两端均开设有弧形束线槽(8),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若干组紧线组件,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组穿线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均呈前宽后窄型设置,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上均设置有折弯过渡段(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位于折弯过渡段(13)的一端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二通孔,且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二横梁支座(14),所述第二横梁支座(14)的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与第二通孔相适配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第二通孔的内部插接有第二螺栓(15),且所述第二螺栓(15)位于第二横梁支座(14)的一侧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二横梁支座(14)与第二横梁(4)上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二安装孔,若干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第二螺栓(15),四个所述第二横梁支座(14)与第二横梁(4)均通过若干组第二螺栓(15)与若干组第二螺帽(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牵引车车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一侧均开设有若干组第三通孔,所述左纵梁(1)与右纵梁(2)的相对一侧均设置有两个第三横梁支座(17),所述第三横梁支座(17)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勋波,罗兵,赵先发,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市先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