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91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包括底盘总成,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门槛梁和加强梁,以及位于门槛梁和加强梁两端的纵梁,所述纵梁通过斜撑梁分别与门槛梁和加强梁连成一体;电池模组,其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电池模组分别位于相邻所述门槛梁和加强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以及相邻两根所述加强梁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合理利用了车体空间容纳电池模组,可以减配电池包的复杂箱体结构,进而优化电池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同时电池模组充当车身结构,增强了车身结构的弯曲及扭转刚度,提升了车辆碰撞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的汽车中,通常会在汽车上布置动力电池,进而,通过动力电池存储的电能,为汽车提供动能。

2、相关技术中,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储能系统通常需要将电芯组合成模组,再将模组装配到电池包中,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保障乘员的安全,传统电池包需要设计复杂的箱体结构来连接车身以保证整体结构强度。但是,复杂的箱体结构不能满足当前小体积、轻重量的高系统能量密度储能系统要求。

3、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复杂箱体结构不能满足当前小体积、轻重量的高系统能量密度储能系统要求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包括:

3、底盘总成,其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框架组件,所述框架组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门槛梁和加强梁,以及位于门槛梁和加强梁两端的纵梁,所述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储能系统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楷刘志宽陈建峰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