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池包、主动防撞系统及主动防撞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电池包、主动防撞系统及主动防撞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9145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包、主动防撞系统及主动防撞方法,该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执行器和主动防撞梁,执行器可拆卸设置于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主动防撞梁传动连接,以驱动主动防撞梁靠近或远离电池包主体运动。该主动防撞系统包括:电池包、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传感器朝向车身两侧布置,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连接。该主动防撞方法基于主动防撞系统,当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控制器控制执行器驱动主动防撞梁远离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推出主动防撞梁来抵御外部碰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防撞系统在一定程度的碰撞事故发生时,只需要维修更换执行器和/或主动防撞梁,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主动防撞系统及主动防撞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车的技术发展,一体压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压铸电池包也逐渐在各大车企开始应用,但是由于汽车侧面在面对碰撞时比较薄弱,电池包受到挤压,电池包边纵梁结构容易侵入电池包内,导致电芯受到挤压,而起火。对乘客造成严重的伤害。

2、目前广泛采用类似cn114447503a的方案,即通过增加边纵梁吸能结构的方式,来抵御侧面碰撞。即通过吸能结构形变来吸收碰撞能量,来保护内部电芯。

3、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在碰撞发生后保护内部电芯不受到挤压,但是也导致了电池包外壳出现不可修复的形变。而电池包外壳一般采用一体压铸成型,因此只能整体更换电池包外壳,导致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主动防撞系统及主动防撞方法,用以解决现在在碰撞发生后,电池包维修成本居高不下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电池包主体、执行器和主动防撞梁,执行器可拆卸设置于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主动防撞梁传动连接,以驱动主动防撞梁靠近或远离电池包主体运动。

3、进一步的,还包括被动防撞梁和支撑梁,被动防撞梁也设置于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通过若干支撑梁与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执行器可驱动主动防撞梁运动至被动防撞梁远离电池包主体的一侧。

4、进一步的,被动防撞梁还与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支撑梁同时垂直于被动防撞梁和电池包主体。

5、进一步的,主动防撞梁平行于其相邻的电池包主体。

6、进一步的,主动防撞梁设置于被动防撞梁的下方。

7、进一步的,执行器设置于两个支撑梁之间。

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防撞系统,该主动防撞系统包括:电池包、传感器以及控制器,传感器朝向车身两侧布置,控制器分别与传感器和执行器控制连接。

9、进一步的,传感器为摄像头和/或雷达。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防撞方法,该主动防撞方法基于主动防撞系统,当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控制器控制执行器驱动主动防撞梁远离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推出主动防撞梁来抵御外部碰撞。

11、进一步的,当传感器检测到碰撞风险消失时,控制器控制执行器驱动主动防撞梁靠近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收回主动防撞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防撞系统的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控制器控制执行器驱动主动防撞梁远离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推出主动防撞梁来抵御外部碰撞;在一定程度的碰撞事故发生时,只需要维修更换执行器和/或主动防撞梁,有效降低了维修成本。

1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池包主体、执行器和主动防撞梁,所述执行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主动防撞梁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池包主体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动防撞梁和支撑梁,所述被动防撞梁也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通过若干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执行器可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运动至所述被动防撞梁远离所述电池包主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防撞梁还与所述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同时垂直于所述被动防撞梁和所述电池包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防撞梁平行于其相邻的所述电池包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防撞梁设置于所述被动防撞梁的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器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

7.一种主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包、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传感器朝向车身两侧布置,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传感器和所述执行器控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为摄像头和/或雷达。

9.一种主动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基于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主动防撞系统,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风险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执行器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远离所述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推出所述主动防撞梁来抵御外部碰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防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碰撞风险消失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执行器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靠近所述电池包主体运动以收回所述主动防撞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池包主体、执行器和主动防撞梁,所述执行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与所述主动防撞梁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靠近或远离所述电池包主体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被动防撞梁和支撑梁,所述被动防撞梁也设置于所述电池包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并通过若干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执行器可驱动所述主动防撞梁运动至所述被动防撞梁远离所述电池包主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防撞梁还与所述电池包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同时垂直于所述被动防撞梁和所述电池包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防撞梁平行于其相邻的所述电池包主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防撞梁设置于所述被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肖伟冯启成廖洋吴宇航
申请(专利权)人:东实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