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其生产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537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其生产方法,该差速器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壳体主体形成有一空腔以及连通空腔的大开口和小开口,内挡块内置于空腔内并且靠近小开口,内挡块与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焊接,法兰套设于壳体主体外侧并且靠近大开口,法兰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该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制造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S2在壳体主体上焊接内挡块和法兰得到差速器壳体毛坯;S3对差速器壳体毛坯切割整形得到差速器壳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差速器壳体通过分别制造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再焊接而成,能够排除各个部件之间的干扰,提高加工精度,减少不必要的结构厚度,降低整体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汽车差速器是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

2、现有商用车差速器壳体主要是铸造毛坯后机加工,此结构主要缺点是对于精度较高的齿轮安装面成型尺寸精度差,具体工艺难点在于铸造毛坯后,粗车、精车四个行星齿轮及半轴齿轮安装面,因该区域成型后尺寸精度难保证,故机加余量偏大,加工成本高,工时长。对于局部强度要求高的区域无法精准加强,只能整体增厚,不符合目前汽车轻量化发展的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及其生产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差速器壳体采用铸造毛坯后机加工制造而成,导致整体偏厚偏重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该差速器壳体包括: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壳体主体形成有一空腔以及连通空腔的大开口和小开口,内挡块内置于空腔内并且靠近小开口,内挡块与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焊接,法兰套设于壳体主体外侧并且靠近大开口,法兰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3、进一步的,壳体主体还形成有若干连通空腔的通孔,差速器壳体还包括若干环形的加强块,至少部分通孔与加强块对应连通,加强块与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4、进一步的,壳体主体的外侧面形成有一安装槽,法兰内嵌于安装槽内。

5、进一步的,内挡块的横截面为l形,内挡块与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能形成减重空隙。

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该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制造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s2在壳体主体上焊接内挡块和法兰得到差速器壳体毛坯;s3对差速器壳体毛坯切割整形得到差速器壳体。

7、进一步的,步骤s1还包括制造加强块,步骤s2还包括在壳体主体上焊接加强块。

8、进一步的,步骤s1中,壳体主体的制造方法为:将无缝管坯缩管得到缩管毛坯,将缩管毛坯胀形得到胀形毛坯,对胀形毛坯切割整形得到壳体主体。

9、进一步的,内挡块、法兰以及加强块的制造方法为锻造。

10、进一步的,无缝管坯通过两次液压机热压成型后再通过机加工定位止口得到缩管毛坯。

11、进一步的,将缩管毛坯放入模具后,对缩管毛坯两端封堵后向缩管毛坯内部通入高压液体从而内高压胀形得到胀形毛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差速器壳体通过分别制造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再焊接而成,能够排除各个部件之间的干扰,提高加工精度,减少不必要的结构厚度,降低差速器壳体的整体重量。

1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有一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空腔的大开口和小开口,所述内挡块内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且靠近所述小开口,所述内挡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法兰套设于所述壳体主体外侧并且靠近所述大开口,所述法兰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还形成有若干连通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还包括若干环形的加强块,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与所述加强块对应连通,所述加强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侧面形成有一安装槽,所述法兰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块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内挡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能形成减重空隙。

5.一种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还包括制造加强块,步骤S2还包括在所述壳体主体上焊接所述加强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壳体主体的制造方法为:将无缝管坯缩管得到缩管毛坯,将所述缩管毛坯胀形得到胀形毛坯,对所述胀形毛坯切割整形得到所述壳体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块、所述法兰以及所述加强块的制造方法为锻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缝管坯通过两次液压机热压成型后再通过机加工定位止口得到所述缩管毛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缩管毛坯放入模具后,对所述缩管毛坯两端封堵后向所述缩管毛坯内部通入高压液体从而内高压胀形得到胀形毛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主体、内挡块和法兰,所述壳体主体形成有一空腔以及连通所述空腔的大开口和小开口,所述内挡块内置于所述空腔内并且靠近所述小开口,所述内挡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焊接,所述法兰套设于所述壳体主体外侧并且靠近所述大开口,所述法兰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还形成有若干连通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差速器壳体还包括若干环形的加强块,至少部分所述通孔与所述加强块对应连通,所述加强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表面固定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主体的外侧面形成有一安装槽,所述法兰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挡块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内挡块与所述壳体主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能形成减重空隙。

5.一种差速器壳体的生产方法,其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雷陈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实武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