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及其方法技术_技高网

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405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包括固定组件、导流组件、回流组件、加工阴极和进给组件,固定组件固定涡流器,导流组件布设于固定组件上,回流组件与导流组件滑动配合并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加工阴极布设于回流组件上,进给组件和回流组件连接,导流组件包括布设于固定组件上的导向件以及覆盖于导向件上的进液件,导向件凹设有呈螺旋状布设的旋转导向槽,旋转导向槽的旋向和涡流器叶片的旋向相同,进液件、导向件和固定组件围合形成进液腔,旋转导向槽和固定组件围合形成导流腔,导流腔分别与进液腔和加工间隙连通,回流组件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回流通道。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特别地,涉及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涡流器是航空发动机的一种重要零件,它使气体产生湍流,形成低速涡动区域,从而使燃油稳定充分燃烧。目前,涡流器结构逐渐由单侧叶片演变为双侧叶片,且多采用高强度难加工材料,导致数铣技术加工过程中涡流器叶片易变形,加工效率低,刀具成本高,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了巨大挑战。而电解加工是一种基于电化学阳极溶解原理进行材料蚀除的加工方法,不受材料切削性能的影响,属于非接触式加工,不产生切削应力,且阴极刀具无损耗,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非常适合于涡流器叶片的加工,因而逐渐取代数铣加工成为涡流器叶片的主流加工技术。

2、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16329681a公开了一种涡流器双面阵列叶片一体成形电解加工工具及方法,通过左右两侧工具阴极随机床主轴同时向待加工零件方向持续进给,使其双面阵列叶片同时加工完成;加工工具:包括阴极夹持块、工具阴极、密封装置及支撑座装置;支撑座左右两侧均设多个电解液输入通道,其中电解液输入通道的液体通过所述密封装置挡流腔,将电解液进行整合后流入加工区域,随后通过工具阴极内置塑料绝缘装置汇合后流向阴极夹持块内设的汇流区域,最终流出电解液输出通道。本专利技术通过双面多特征一体成形电解加工技术,能够提高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采用反流式流场设计的电解液流通通道,可有效改善流场均匀性。

3、然而,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技术对流场要求高,如果流场设计不合理,极容易造成缺液,导致加工短路,烧伤零件和阴极,在上述的电解加工工具及方法中,其电解液由进液口流入,流经加工间隙,再从出液口流出,在电解液从进液口流入加工间隙的过程中,电解液四处扩散,再从四面八方流入加工间隙,电解液的流向杂乱无章,流入加工间隙的电解液并不稳定,进而导致加工间隙的初始部分的流场极不稳定,从而易出现加工短路,加工稳定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及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技术中流场设计不合理,易出现加工短路,加工稳定性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包括固定组件、导流组件、回流组件、加工阴极和进给组件,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涡流器并连接机床电源正极,导流组件布设于固定组件上并用于沿涡流器的轴向避让涡流器,回流组件与导流组件沿涡流器的轴向滑动配合并用于与涡流器轴向对应布设以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加工阴极布设于回流组件朝向涡流器的轴向端部上并用于连接机床电源负极,进给组件和回流组件连接并用于带动回流组件沿涡流器的轴向进给,导流组件包括布设于固定组件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外的导向件以及覆盖于导向件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外的进液件,导向件朝向固定组件的端部上凹设有呈螺旋状布设的旋转导向槽,旋转导向槽的旋向和涡流器叶片的旋向相同,进液件、导向件和固定组件围合形成用于电解液导入的进液腔,旋转导向槽和固定组件围合形成导流腔,导流腔分别与进液腔和加工间隙连通,回流组件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用于电解液导出的回流通道。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沿竖向布设的固定板、开设于固定板上的用于容纳涡流器的方形定位腔、布设于方形定位腔的内壁上的用于与涡流器插接配合以对涡流器进行角向定位的角向定位块以及与固定板螺纹连接的用于沿涡流器的径向抵紧固定涡流器的固定螺钉。

5、进一步地,回流组件包括与加工阴极连接的用于与涡流器轴向对应布设以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的回流件以及分别与回流件和进给组件连接的出液件,回流件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回流腔,出液件与回流件围合形成与回流腔连通的出液腔,出液件沿竖向开设有与出液腔连通的出液口。

6、进一步地,进液件上沿涡流器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与进液腔连通并与导向件相对布设的用于电解液进入的进液口。

7、进一步地,进液件呈环形布设,进液件的内环部和导向件连接,进液件的外环部和固定组件连接。

8、进一步地,进液件的内环部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进液件的外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9、进一步地,回流组件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10、进一步地,导流组件设有两个并分别布设于固定组件的相对两侧,导流组件、回流组件、加工阴极和进给组件一一对应布设。

11、进一步地,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还包括与进液腔连通的进液管;和/或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还包括与回流通道连通的出液管。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方法,其采用上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将固定组件安装于机床工作台上,先装配导向件和进液件以组成导向组件,再将导向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s2,将涡流器安装在固定组件上,再将回流组件布设于进给组件,最后将加工阴极布设于回流组件上;s3,进液件连通进液管,回流组件连通出液管,固定组件连接机床电源正极以使涡流器带正电,加工阴极连接机床电源负极以带负电,设置加工参数,通过进液管通入电解液,进给组件工作以对涡流器进行电解加工。

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涡流器并连接机床电源正极使得涡流器带正电,通过加工阴极连接机床电源负极带负电,导向组件布设于固定组件上并沿涡流器的轴向避让涡轮器,以为回流组件提供装配和加工空间,再通过进给组件带动回流组件相对于导流组件滑动配合,以沿涡流器的轴向进给,实现对涡流器的电解加工,在电解加工过程中,通过导向组件中的进液件和导向件与固定组件围合形成进液腔,以使电解液先进入进液腔内,再通过导向件上的旋转导向槽与固定组件围合形成导流腔,以使电解液进入导流腔后,在旋转导向槽的导向作用下,电解液由经导流腔进入加工间隙的过程中,电解液流通的流道面积逐渐减小,形成收敛式流道,以使电解液平滑进入加工间隙内,提高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大大减少流场突变,同时由于旋转导向槽的旋向和涡流器叶片的旋向相同,电解液可直接冲刷涡流器叶片的叶盆、叶背,保证涡流器叶片的叶盆、叶背供液充分,流量充足,避免了缺液现象,电解加工产物排出顺畅,加工过程更加稳定,最后经回流组件中的回流通道导出电解液,实现电解液的封闭式流动,本方案在进行电解加工时,电解液在进液腔和导流腔的导向作用下平滑进入加工间隙内,相对于现有技术,导流腔中渐变式规律的流场稳定,在电解液在导流腔的引流下进入加工间隙,因此,加工间隙内的流场也相应稳定,从而避免了加工短路,提高了加工稳定性,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导流组件(200)、回流组件(300)、加工阴极(400)和进给组件(500),固定组件(100)用于固定涡流器并连接机床电源正极,导流组件(200)布设于固定组件(100)上并用于沿涡流器的轴向避让涡流器,回流组件(300)与导流组件(200)沿涡流器的轴向滑动配合并用于与涡流器轴向对应布设以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加工阴极(400)布设于回流组件(300)朝向涡流器的轴向端部上并用于连接机床电源负极,进给组件(500)和回流组件(300)连接并用于带动回流组件(300)沿涡流器的轴向进给,导流组件(200)包括布设于固定组件(100)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300)外的导向件(210)以及覆盖于导向件(210)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300)外的进液件(220),导向件(210)朝向固定组件(100)的端部上凹设有呈螺旋状布设的旋转导向槽(211),旋转导向槽(211)的旋向和涡流器叶片的旋向相同,进液件(220)、导向件(210)和固定组件(100)围合形成用于电解液导入的进液腔,旋转导向槽(211)和固定组件(100)围合形成导流腔,导流腔分别与进液腔和加工间隙连通,回流组件(300)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用于电解液导出的回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100)包括沿竖向布设的固定板(110)、开设于固定板(110)上的用于容纳涡流器的方形定位腔(120)、布设于方形定位腔(120)的内壁上的用于与涡流器插接配合以对涡流器进行角向定位的角向定位块(130)以及与固定板(110)螺纹连接的用于沿涡流器的径向抵紧固定涡流器的固定螺钉(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回流组件(300)包括与加工阴极(400)连接的用于与涡流器轴向对应布设以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的回流件(310)以及分别与回流件(310)和进给组件(500)连接的出液件(320),回流件(310)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回流腔,出液件(320)与回流件(310)围合形成与回流腔连通的出液腔,出液件(320)沿竖向开设有与出液腔连通的出液口(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进液件(220)上沿涡流器的轴向方向开设有与进液腔连通并与导向件(210)相对布设的用于电解液进入的进液口(221)。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进液件(220)呈环形布设,进液件(220)的内环部和导向件(210)连接,进液件(220)的外环部和固定组件(10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进液件(220)的内环部上开设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30),进液件(220)的外端部上开设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40)。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回流组件(300)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设有第三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导流组件(200)设有两个并分别布设于固定组件(100)的相对两侧,导流组件(200)、回流组件(300)、加工阴极(400)和进给组件(500)一一对应布设。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还包括与进液腔连通的进液管;和/或

10.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100)、导流组件(200)、回流组件(300)、加工阴极(400)和进给组件(500),固定组件(100)用于固定涡流器并连接机床电源正极,导流组件(200)布设于固定组件(100)上并用于沿涡流器的轴向避让涡流器,回流组件(300)与导流组件(200)沿涡流器的轴向滑动配合并用于与涡流器轴向对应布设以与涡流器围合形成加工间隙,加工阴极(400)布设于回流组件(300)朝向涡流器的轴向端部上并用于连接机床电源负极,进给组件(500)和回流组件(300)连接并用于带动回流组件(300)沿涡流器的轴向进给,导流组件(200)包括布设于固定组件(100)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300)外的导向件(210)以及覆盖于导向件(210)上并套设于回流组件(300)外的进液件(220),导向件(210)朝向固定组件(100)的端部上凹设有呈螺旋状布设的旋转导向槽(211),旋转导向槽(211)的旋向和涡流器叶片的旋向相同,进液件(220)、导向件(210)和固定组件(100)围合形成用于电解液导入的进液腔,旋转导向槽(211)和固定组件(100)围合形成导流腔,导流腔分别与进液腔和加工间隙连通,回流组件(300)内开设有与加工间隙连通的用于电解液导出的回流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固定组件(100)包括沿竖向布设的固定板(110)、开设于固定板(110)上的用于容纳涡流器的方形定位腔(120)、布设于方形定位腔(120)的内壁上的用于与涡流器插接配合以对涡流器进行角向定位的角向定位块(130)以及与固定板(110)螺纹连接的用于沿涡流器的径向抵紧固定涡流器的固定螺钉(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器叶片电解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回流组件(300)包括与加工阴极(400)连接的用于与涡流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民凯岳磊李伟王科昌王亚平李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