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及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83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4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及通信设备,该声表面波双工器包括:天线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多个接地植球以及第一连接导体;天线端与信号发射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天线端与信号接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与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均包括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反射栅与叉指换能器独立设置;存在两个反射栅通过同一第一连接导体与接地植球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存在两个反射栅通过同一连接导体与接地植球电连接,能够改善声表面波双工器的带外抑制以及隔离度,此外,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尤其涉及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及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1、声表面波滤波器具有成本低、体积小、性能优越以及质量可靠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手机通讯、导航、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当前,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声表面波滤波器的尺寸从1.8*1.4mm向1.6*1.2mm发展,甚至向更小尺寸1.4*1.0mm发展;或者相同尺寸下可包含更多频段,从单一频段向双工器甚至四工器发展。

3、声表面波双工器和多工器的尺寸越来越小,包含频段越来越多,导致提升通带外抑制和隔离度成为业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及通信设备,以改善声表面波双工器的带外抑制以及隔离度,此外,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紧凑。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包括:天线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多个接地植球以及第一连接导体;

3、所述天线端与所述信号发射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所述天线端与所述信号接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

4、所述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所述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

5、所述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与所述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均包括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所述反射栅与所述叉指换能器独立设置;存在两个所述反射栅通过同一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6、可选的,存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7、可选的,存在所述叉指换能器、所述反射栅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均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8、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连接分部和第二连接分部;

9、所述第一连接分部与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10、所述第二连接分部与所述反射栅电连接;

11、所述声表面波双工器还包括压电衬底;所述第一连接分部在所述压电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连接分部在所述压电衬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区域;所述声表面波双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交叠区域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分部和所述第二连接分部之间的介电层。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三连接分部和第四连接分部;

13、所述第三连接分部包括第一连接主体以及多个第一连接分支,所述第四连接分部包括第二连接主体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分支;

14、所述第一连接主体与所述反射栅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主体与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分支和所述第二连接分支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第二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15、可选的,所述声表面波双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导体;

16、存在两个所述接地植球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电连接。

17、可选的,任意所述接地植球均与同一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电连接;

18、所述接地植球设置于所述声表面波双工器的边缘位置,所述第二连接导体围绕所述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和所述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声表面波梯形滤波器或者双模声表面波滤波器;

20、所述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声表面波梯形滤波器或者双模声表面波滤波器。

21、可选的,所述反射栅包括直通结构的反射栅。

2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

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声表面波双工器的天线端与信号发射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天线端与信号接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第二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多个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第一声表面波谐振器与第二声表面波谐振器均包括叉指换能器和反射栅,反射栅与叉指换能器独立设置,也就是说,反射栅并未与信号路径电连接,因此该反射栅为独立反射栅;存在两个反射栅通过同一第一连接导体与接地植球电连接,换句话说,反射栅与接地植球电连接,如此能够减少电磁信号对天线端的干扰,能够改善声表面波双工器的带外抑制以及隔离度,此外,存在两个反射栅通过同一连接导体与接地植球电连接,而不是每个反射栅各通过一个第一连接导体与接地植球电连接,如此连接方式简单,结构紧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多个接地植球以及第一连接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存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存在所述叉指换能器、所述反射栅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均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连接分部和第二连接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同层设置的第三连接分部和第四连接分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声表面波双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导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任意所述接地植球均与同一所述第二连接导体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声表面波滤波器包括声表面波梯形滤波器或者双模声表面波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栅包括直通结构的反射栅。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端、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多个接地植球以及第一连接导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存在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导体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存在所述叉指换能器、所述反射栅以及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均与同一所述接地植球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异层设置的第一连接分部和第二连接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表面波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包括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泽刘晓军马阳阳夏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通瑞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