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3338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2:29
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属于两栖机器人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搜救机器人无法再水中工作的问题。防水外壳内部安装有姿态调整系统,防水外壳与机器人主体相连,机器人主体装有电源和控制设备且下部与运动系统相连,控制设备控制姿态调整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动系统,将行进机构与螺旋桨结合减少了电机的使用个数,简化了结构,降低制作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采用导流叶片对水流进行预加速,使流向螺旋桨的水流拥有一定的初速度,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灵活、轻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等优点,能够海滩、海底以及海水中进行多自由度运动并具备侦察环境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两栖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具备不同功能的机器人相继问世,只适用于单一作业环境的机器人逐渐被淘汰。在人们对海洋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难以预料的风险,这会导致各种海洋事故发生,例如沉船、触礁等。现有的用于搜救的机器人大多仅能在水中工作,无法对随浪上岸的船体残骸进行搜寻,也无法对岸上的被困人员进行搜救和提供有效帮助,因此需要空中的无人机进行配合,这会增加搜救工作的成本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搜救机器人无法再水中工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灵活、轻巧、适用于水陆两种工作环境的具有搜救、救援功能的水陆两栖搜救机器人。

2、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包括防水外壳、姿态调整系统、机器人主体及运动系统;所述防水外壳内部安装有姿态调整系统,防水外壳与机器人主体相连,所述机器人主体装有电源和控制设备且下部与运动系统相连,所述电源为姿态调整系统和运动系统供电,所述控制设备控制姿态调整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工作。

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1、本专利技术拥有的姿态调整系统,可通过调整两个调节件的相对位置改变机器人的重心,从而改变机器人的运动姿态,使机器人能够在水中进行多自由度的运动,具有更加优秀的灵活性。

6、2、本专利技术安装有摄像设备,能够应用与海陆搜救等方面。

7、3、本专利技术安装有两个货舱,能够携带少量物资,在发现被困人员后为其提供有效帮助。

8、4、本专利技术的运动系统,将行进机构与螺旋桨结合减少了电机的使用个数,简化了结构,降低制作成本。

9、5、本专利技术的行走机构,采用导流叶片对水流进行预加速,使流向螺旋桨的水流拥有一定的初速度,提高螺旋桨的工作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10、6、本专利技术具有灵活、轻巧、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等优点,能够海滩、海底以及海水中进行多自由度运动并具备侦察环境的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外壳(2)、姿态调整系统(3)、机器人主体(4)及运动系统(5);所述防水外壳(2)内部安装有姿态调整系统(3),防水外壳(2)与机器人主体(4)相连,所述机器人主体(4)装有电源(6)和控制设备(7)且下部与运动系统(5)相连,所述电源(6)为姿态调整系统(3)和运动系统(5)供电,所述控制设备(7)控制姿态调整系统(3)和运动系统(5)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2)上方安装有摄像设备(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1)包括摄像头(101)、支座(102)、底座(103)及电机一(104);所述摄像头(101)通过水平的转轴转动安装在支座(102)上,使摄像头(101)能够上下转动,所述支座(102)通过底座(103)转动安装在防水外壳(2)上,所述电机一(104)竖向安装在防水外壳(2)上,电机一(104)的输出轴与支座(102)连接,能够带动支座(102)水平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2)包括外壳主体(201)、两个货舱(202)及两个货舱门(203);两个所述货舱门(203)对称安装于外壳主体(201)的尾部,并配有货舱门(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系统(3)包括两个环形滑轨(301)、两个调节件(302)、两个连接杆(303)及两个电机二(304);两个所述环形滑轨(301)安装于外壳主体(201)内的顶部,两个所述调节件(302)分别安装于两个环形滑轨(301)内,两个所述电机二(304)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滑轨(301)的中心处,且每个电机二(304)的输出轴各通过一个连接杆(303)与对应的调节件(302)连接,电机二(304)安装于外壳主体(201)内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系统(5)包括行走装置(8)、连接装置(9)、两个螺旋桨保护罩(501)、两个电机三(502)、两个主动传动齿轮(503)及两个从动传动齿轮(504);所述行走装置(8)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行进机构(801)及两个螺旋桨(802);每个所述行进机构(801)连接于对应螺旋桨(802)前方,两者转向相同;所述电机三(502)安装在机器人主体(4)的底板上并与主动传动齿轮(503)相连;所述机器人主体(4)的底板上设置上下贯通的安装槽,所述主动传动齿轮(503)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从动传动齿轮(504)与行进机构(801)相连并与主动传动齿轮(503)啮合;所述主动传动齿轮(503)随电机三(502)一起转动,并带动从动传动齿轮(504)、行进机构(801)以及螺旋桨(802)转动,所述连接装置(9)将行走装置(8)与机器人主体(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机构(801)包括四个导流叶片(8011)、四个螺旋叶片(8012)、主轴(8013)及行走轮防护罩(8014);所述四个导流叶片(8011)安装在主轴(8013)上呈圆周陈列均匀分布;所述行走轮防护罩(8014)套装在四个导流叶片(8011)外侧,四个所述螺旋叶片(8012)呈圆周陈列均匀分布,安装在行走轮防护罩(8014)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流叶片(8011)从前端到后端逐渐绕主轴(8013)的中心轴旋转9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9)包括连接件一(901)、轴承一(902)、连接件二(903)及轴承二(90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外壳(2)、姿态调整系统(3)、机器人主体(4)及运动系统(5);所述防水外壳(2)内部安装有姿态调整系统(3),防水外壳(2)与机器人主体(4)相连,所述机器人主体(4)装有电源(6)和控制设备(7)且下部与运动系统(5)相连,所述电源(6)为姿态调整系统(3)和运动系统(5)供电,所述控制设备(7)控制姿态调整系统(3)和运动系统(5)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2)上方安装有摄像设备(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1)包括摄像头(101)、支座(102)、底座(103)及电机一(104);所述摄像头(101)通过水平的转轴转动安装在支座(102)上,使摄像头(101)能够上下转动,所述支座(102)通过底座(103)转动安装在防水外壳(2)上,所述电机一(104)竖向安装在防水外壳(2)上,电机一(104)的输出轴与支座(102)连接,能够带动支座(102)水平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外壳(2)包括外壳主体(201)、两个货舱(202)及两个货舱门(203);两个所述货舱门(203)对称安装于外壳主体(201)的尾部,并配有货舱门(2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的搜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系统(3)包括两个环形滑轨(301)、两个调节件(302)、两个连接杆(303)及两个电机二(304);两个所述环形滑轨(301)安装于外壳主体(201)内的顶部,两个所述调节件(302)分别安装于两个环形滑轨(301)内,两个所述电机二(304)分别设置在两个环形滑轨(301)的中心处,且每个电机二(304)的输出轴各通过一个连接杆(303)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杨佩昌秦洪德邓忠超尹浩宇东岳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