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241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具有三种组分,第一组分为提供异氰酸根的异氰酸酯组合物,第二组分为含有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组合物,第三组分为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组合物,可以解决现在由于分子热运动导致的消泡剂小分子迁移,会大大的降低材料同基材间的界面粘附作用,甚至严重者造成材料的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 合物。
技术介绍
自从Huntsman公司率先研发成功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以来,聚脲弹性体防水涂 料就凭借无溶剂、快速固化、对温湿度不敏感以及优异的物化性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 是近年以来,在国内京津高铁、京沪高铁中成功的应用,该材料已成为未来几年防水涂料发 展的方向和前沿,并且可以预期其在业内将占有的高市场份额。所谓喷涂聚脲弹性体,就是采用无气喷涂设备,将反应物异氰酸根(-NC0)封端预 聚物的组合物和氨基(_NH2)聚醚的复配物在混合室内快速均勻分散后,喷涂成型的聚脲弹 性体高分子材料。但是由于-NC0和-NH2生成脲键的反应速率极快,混合室内物料粘度急 剧变大,单一通过调节喷涂工艺参数(如物料泵压力,物料温度和输送管道温度)已无法排 出对冲混合时引入的气泡,造成成型后材料的缺陷,大大减低材料的理化性能。因此,需要 预先向物料中加入消泡组分。现今市场上常见的消泡剂主要是矿物油类、硅油类以及聚醚改性的硅油类产品, 该类消泡剂如直接使用在喷涂聚脲弹性体中,虽然可以有效地排出混合时卷入的气泡,但 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导致的消泡剂小分子迁移,会大大的降低材料同基材间的界面粘附作 用,甚至严重者造成材料的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 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 有三种组分,第一组分为提供异氰酸根的异氰酸酯组合物,第二组分为含有端羟基的聚醚 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组合物,第三组分为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组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异氰酸酯的含量占预聚物的15wt%。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硅氧烷以共价键结构共聚在预聚物中,其含量为0. 5 2. 0wt%o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异氰酸酯为2,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4,4’ 二苯基甲烷二 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异氰酸酯为2,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4,4’ 二苯基甲烷二 异氰酸酯的混合物的含量比例为1 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端羟基聚醚多元醇为聚乙二醇醚、聚四氢呋喃醚的一种或两种的 混合物。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端羟基聚醚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 300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端羟基聚酯多元醇为均分子量在400-3000的二元酸和多元醇本体 聚合而成。其中二元酸为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己二酸、癸二酸中一种或几种组合物,多 元醇为乙二醇、二甘醇、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组合物为数均分子量在400-2000的 硅油组合物。特别是所述的自消泡硅氧烷共聚-NC0封端预聚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在氮气 保护下,将异氰酸酯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的条件下再加入聚醚多元醇和聚酯 多元醇,最后加入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搅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 40-60 V反应2-3小时,最后升温至70-90 V反应2_3小时,直至反应结束。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将其同氨基聚醚的复配物以体积比为1 1、_NC0与摩尔比 为1. 1 1,采用无气喷涂设备成型。喷涂聚脲工艺参数为硅氧烷共聚-NC0封端预聚物组 合物物料温度80°C,泵压2000mPa ;氨基聚醚的复配物物料温度70°C,泵压2000mPa ;输送 管温度80°C。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子结构设计,选用具有反应活性的端羟基或/和氨基硅 氧烷,共聚在-NC0根封端的预聚物组合物中,实现了喷涂聚脲过程中的自消泡,并且由于 硅氧烷结构以共价键形式共聚在材料的分子链中,有效地降低其迁移作用,保证材料同基 材间高强度的粘结。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在氮气保护下,将50. 8kg的液化MDI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条件下加 入48. 2kg的分子量为2000聚乙二醇醚,最后加入1kg的分子量为2000端羟基硅氧烷,搅 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50°C反应3小时,最后升温至80°C反应3小时,得到自 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1。实施例二在氮气保护下,将55. 7kg的液化MDI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条件下加 入43. 3kg的分子量为1000聚乙二醇醚,最后加入1kg的分子量为1000端羟基硅氧烷,搅 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50°C反应2小时,最后升温至80°C反应2小时,得到自 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2。实施例三在氮气保护下,将53. 4kg的液化MDI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条件下加 入22. 8kg的分子量为2000聚乙二醇醚,再加入22. 8kg的分子量为1000聚乙二醇醚,最后 加入1kg的分子量为2000端羟基硅氧烷,搅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50°C反应 3小时,最后升温至80°C反应3小时,得到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 3。实施例四在氮气保护下,将56. 6kg的液化MDI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条件下加 入29. 6kg的分子量为2000聚乙二醇醚,再加入13. 0kg的分子量为400聚乙二醇醚,最后加入0. 8kg的分子量为2000端羟基硅氧烷,搅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50°C反 应2小时,最后升温至80°C反应2小时,得到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 物4。实施例五在氮气保护下,将50. 8kg的液化MDI加入到干燥的反应釜中,室温搅拌条件下加 入23. 6kg分子量为2000的聚乙二醇醚,再加入23. 6kg分子量为2000的聚酯二元醇,最 后加入2kg的分子量为2000端羟基硅氧烷,搅拌半小时使原料均勻混合,再升温至50°C反 应3小时,最后升温至80°C反应2小时。其中聚酯二元醇是26. 6kg癸二酸,6. 4kg己二酸, 14. 5kg对苯二酸,14. 5kg间苯二酸,32. 5kg甘二醇和5. 5kg乙二醇本体聚合而成,得到自消 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5。表一以以上五组实施例所生产的聚脲弹性体材料权利要求一种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三种组分,第一组分为提供异氰酸根的异氰酸酯组合物,第二组分为含有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组合物,第三组分为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组合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 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的含量占预聚物的15w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 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氧烷以共价键结构共聚在预聚物中,其含量为0.5 2. 0wt%。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 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2,4’ -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4,4’ 二苯基甲烷 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 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2,4’ - 二苯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涂聚脲弹性体用自消泡的硅氧烷共聚异氰酸根封端预聚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三种组分,第一组分为提供异氰酸根的异氰酸酯组合物,第二组分为含有端羟基的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组合物,第三组分为端羟基或/和端氨基的硅氧烷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新田马金吴伟锋庄建林刘棋刘文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兰陵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