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喷涂聚脲弹性体
,涉及一种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室组件的机械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聚脲喷涂是异氰酸脂组份与氨基化合物组份(以下分别用A料、B料简称)在聚脲喷枪体内产生混合撞击,在撞击的瞬间实现两种组份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弹性体材料。目前一般的聚脲喷涂喷枪的物料混合采用一个混合室、两个物料输送通道的方式,由于混合效果不太高,导致喷涂表面质量不佳,产生“橘皮”现象,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聚脲喷涂喷枪混合室组件机械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工作原理是:本专利技术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室组件包括第一混合室组件和第二混合室组件。第一混合室组件由四个物料输送通道11和第一混合室12构成;第二混合室组件由导流圆柱体1、第二混合室3、四个导流板5、套盖6、四个导流通道7、六个大螺钉8、挡板9及四个小螺钉10构成。此聚脲喷涂喷枪主要混合区域为三个区域:第一混合室撞击区、导流区、第二混合室撞击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室组件,包括第一混合室组件和和第二混合室组件,可使物料进行两次垂直撞击混合反应;第一混合室组件由四个物料输送通道(11)和第一混合室(12)构成;第二混合室组件由导流圆柱体(1)、第二混合室(3)、四个导流板(5)、套盖(6)、四个导流通道(7)、六个大螺钉(8)、挡板(9)及四个小螺钉(10)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脲喷涂喷枪的混合室组件,包括第一混合室组件和和第二混合室组件,可使物
料进行两次垂直撞击混合反应;第一混合室组件由四个物料输送通道(11)和第一混合室(12)
构成;第二混合室组件由导流圆柱体(1)、第二混合室(3)、四个导流板(5)、套盖(6)、
四个导流通道(7)、六个大螺钉(8)、挡板(9)及四个小螺钉(10)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个物料输送通道(11),其特征在于直径为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圆柱体(1),其特征在于直径为20mm,长度为17.1mm,
内部设计所述四个导流通道(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个导流通道(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流圆柱体(1)内相对
于所述导流圆柱体(1)的中轴线互成90°圆置,形状大小相同,内径均为5mm,中部加工
出凹槽,内部设计两个圆柱体形状的拐脖,分别连接斜向物料入口(4)、直线段和垂直于所
述第二混合室(3)轴线的物料出口(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入口(4),其特征在于中轴线与所述第一混合室(12)中
轴线夹角为60°。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混合室(3),其特征在于撞击混合区直径为7.16mm,中轴线垂
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滨,单俊鑫,彭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李滨,单俊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