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41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9:38
本技术涉及车铣复合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包括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在所述车铣复合数控车床的内部安装有夹具,在所述夹具的上方设置有动力刀塔,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刀塔位置的定位机构。本技术通过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中设置定位机构和液压缸,扩大了动力刀塔的活动范围,从而可以对固定在夹具上的工件的各个部位进行加工,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过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具体涉及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1、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和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具有广泛的加工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和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2、常规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中的动力刀塔只能直上直下的运动,所以只能对工件的一处地方进行加工,加工范围有限,若是想在工件的其它位置进行加工只能调整夹具的位置。而人工调节夹具的位置容易出现误差,从而导致加工出的工件不合格。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解决常规的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加工范围有限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包括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在所述车铣复合数控车床的内部安装有夹具,在所述夹具的上方设置有动力刀塔,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刀塔位置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驱动电机a、控制杆a、安装板、驱动电机b、控制杆b、限位杆和安装块,所述驱动电机a安装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外壁的顶部,所述控制杆a与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控制杆a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安装板套设在控制杆a上,安装板的侧面与车铣复合数控车床的外壁接触,控制杆a为螺纹杆,控制杆a与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b安装在安装板的顶面上,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的外壁上设有连通内部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轴线与控制杆a的轴线平行,所述控制杆b和限位杆的一端穿过活动槽后分别与驱动电机b的输出端和安装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控制杆b与限位杆平行,所述安装块套设在控制杆b与限位杆上,控制杆b为螺纹杆,安装块与控制杆b螺纹连接,所述动力刀塔设置在安装块的底部,在动力刀塔上安装有红外测距仪。

4、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安装块的底面上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动力刀塔固定连接,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轴线垂直于限位杆的轴线。

5、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具为三爪式夹盘。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1、本技术通过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中设置定位机构和液压缸,扩大了动力刀塔的活动范围,从而可以对固定在夹具上的工件的各个部位进行加工,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过关。

8、2、本技术通过在动力刀塔上设置红外测距仪,可以精准测量动力刀塔与工件的距离,确保对工件的铣削程度精准,在动力刀塔的位置或铣削程度发生错误时能及时发出信号报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包括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的内部安装有夹具(2),在所述夹具(2)的上方设置有动力刀塔(3),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刀塔(3)位置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块(10)的底面上安装有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活塞杆与动力刀塔(3)固定连接,液压缸(12)的活塞杆的轴线垂直于限位杆(9)的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为三爪式夹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铣复合数控车床,包括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的内部安装有夹具(2),在所述夹具(2)的上方设置有动力刀塔(3),在车铣复合数控车床(1)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刀塔(3)位置的定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动力刀塔的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天友吴学成税小勇胡清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盛裕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