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底栖类水产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海参等高蛋白的海洋生物需求量越来越多。传统的海参养殖方式多为散养,其缺点是喂食、捕捞等管理不便,影响收获率。另有采用池塘 养殖,这种养殖池塘,除极少数设有搅水增氧机械外,绝大多数池塘只有在进排水时,进排 水孔附近才有明显的水体流动现象,其余没有明显水流产生,大部分面积水体较死,水体交 换率很低,池内局部时常处于缺氧状态,生物得不到适宜的生活环境,从而造成养殖生物的 病害多发、生长速率慢的问题,生产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水体流动且易于捕捞的底栖类水产养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底栖类水产养殖装置,包括一 次成型的塑料养殖槽,该养殖槽的槽口向上,并在该养殖槽的侧面上设有捕捞口,在该捕捞 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将捕捞口封闭的挡板,在该挡板和/或养殖槽的侧壁上设有进水 孔和排水孔。由于养殖槽采用塑料一次成型,养殖槽的内表面平直光滑,无死角,适于水体流 动,以为生物生长提供含氧量充足的水质,有利于生物生长,大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底栖类水产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成型的塑料养殖槽,该养殖槽的槽口向上,并在该养殖槽的侧面上设有捕捞口,在该捕捞口处可拆卸地安装有用于将捕捞口封闭的挡板,在该挡板和/或养殖槽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孔和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刚,王晓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