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067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18: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座,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下方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防滑装置。本技术通过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安装板能够转动和调节角度,通过固定板、衔接圆盘、支杆、移动杆、缓冲弹簧、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进行缓冲,防止机器人受到冲击力时损坏,通过滑杆、支承板、液压缸、衔接块、防滑座、防滑凸起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机器人需要固定时进行防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座


技术介绍

1、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底座一般由底板、立柱和顶板组成,在使用过程中,机器人容易受到冲击力,冲击力直接作用于机器人上,长期的冲击容易造成机器人损坏,造成了机器人维修费用高,经济损失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如中国专利网一种机器人底座(公开号cn206588940u,申请日2017-03-16),公开了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的下侧设置有行走轮,所述的底板的上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的立柱的中上部设置有螺母,所述的螺母的上侧设置有垫圈,所述的立柱的上部设置有顶板,所述的底板上侧还设置有腔体,所述的腔体内侧设置有弹簧a,所述的弹簧a的上侧设置有顶柱,所述的底板的中部设置有弹簧b,类似的结构设计,不具备角度调节装置,安装板不能够进行旋转,不能够前后倾斜,机器人安装在上面不能够转动,导致灵活性差,不能够很好的进行缓冲,类似的结构设计只是使用多个弹簧进行缓冲,缓冲效果不佳,一些较为大的冲击力无法缓冲,导致机器人损坏,不具备防滑装置,不能够在不移动时,进行固定,防止在一些较为光滑的地面,移动轮打滑自行移动,导致容易滑动撞击。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机器人底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的下方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防滑装置。

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所述主动齿轮位于从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位于主动齿轮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位于第二齿轮的一侧。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从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上端与主动齿轮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下端与第二齿轮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一侧与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传动连接。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板、衔接圆盘、支杆、移动杆、缓冲弹簧、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固定板的一侧下端,所述衔接圆盘位于导向杆的下端一侧,所述支杆位于衔接圆盘的下端,所述移动杆位于支杆的一侧,所述缓冲弹簧位于移动杆远离支杆的一侧。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下端一侧与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下端外表面与衔接圆盘的一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衔接圆盘的内表面与移动杆的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杆的上端与衔接圆盘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与衔接圆盘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与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滑杆、支承板、液压缸、衔接块、防滑座、防滑凸起,所述支承板位于液压缸的下端,所述滑杆位于支承板的一侧,所述衔接块位于支承板的下端,所述防滑座位于衔接块的下端,所述防滑凸起位于防滑座的下端。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滑凸起的上端与防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座的上端与衔接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的上端与支承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的一侧内表面与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承板的上端与液压缸的下端固定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座,通过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安装板能够转动和调节角度,便于机器人的使用,使机器人的灵活性更高,实用性强,当使用此装置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因第一驱动电机的上端与主动齿轮的下端传动连接,且主动齿轮的一侧与从动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从而第一驱动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转动带动两侧的从动齿轮转动,因两个从动齿轮的上端与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从而从动齿轮装置带动上端的安装板进行旋转,当需要调节角度时,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因第二驱动电机的一侧与第二齿轮的一侧传动连接,且第二齿轮的上端与第一齿轮的下端转动连接,从而第二驱动电机启动,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使得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安装板进行角度的调节。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座,通过固定板、衔接圆盘、支杆、移动杆、缓冲弹簧、导向杆的共同作用下,可以进行缓冲,防止机器人受到冲击力时损坏,使得机器人能够进行缓冲减震,增加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当使用此装置时,机器人受到冲击力震动,带动固定板向下,因固定板的一侧下端与导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杆的内表面与衔接圆盘的一侧内表面滑动连接,且衔接圆盘的内表面与移动杆的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从而固定板向下带动导向杆向下拉动缓冲弹簧,同时带动支杆向下挤压弹簧进行缓冲。

12、3、本技术提供一种机器人底座,通过滑杆、支承板、液压缸、衔接块、防滑座、防滑凸起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机器人需要固定时进行防滑,防止移动轮在倾斜地面自行滑动,使得机器人能够固定在地面上,当使用此装置时,液压缸启动,因液压缸的下端设置有支承板,支承板的一侧内表面与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且支承板通过衔接块与防滑座连接,防滑座的下端设置有防滑凸起,从而液压缸启动,带动支承板通过滑杆向下滑动,同时通过衔接块带动防滑座向下移动,接触地面,防滑凸起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进行防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座,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的下方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柱(5),所述缓冲柱(5)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从动齿轮(21)、主动齿轮(22)、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二驱动电机(26),所述主动齿轮(22)位于从动齿轮(21)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位于主动齿轮(22)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第一驱动电机(23)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25)位于第一齿轮(24)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6)位于第二齿轮(2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22)的一侧与从动齿轮(2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的上端与主动齿轮(22)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下端与第二齿轮(25)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5)的一侧与第二驱动电机(26)的一侧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板(31)、衔接圆盘(32)、支杆(33)、移动杆(34)、缓冲弹簧(35)、导向杆(36),所述导向杆(36)位于固定板(31)的一侧下端,所述衔接圆盘(32)位于导向杆(36)的下端一侧,所述支杆(33)位于衔接圆盘(32)的下端,所述移动杆(34)位于支杆(33)的一侧,所述缓冲弹簧(35)位于移动杆(34)远离支杆(3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1)的下端一侧与导向杆(36)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36)的下端外表面与衔接圆盘(32)的一侧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衔接圆盘(32)的内表面与移动杆(34)的上端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杆(33)的上端与衔接圆盘(3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5)的上端与衔接圆盘(32)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5)的下端与导向杆(36)的下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6)包括滑杆(61)、支承板(62)、液压缸(63)、衔接块(64)、防滑座(65)、防滑凸起(66),所述支承板(62)位于液压缸(63)的下端,所述滑杆(61)位于支承板(62)的一侧,所述衔接块(64)位于支承板(62)的下端,所述防滑座(65)位于衔接块(64)的下端,所述防滑凸起(66)位于防滑座(65)的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凸起(66)的上端与防滑座(6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座(65)的上端与衔接块(6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衔接块(64)的上端与支承板(6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承板(62)的一侧内表面与滑杆(61)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承板(62)的上端与液压缸(63)的下端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座,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端设置有角度调节装置(2),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的下方一侧固定安装有缓冲柱(5),所述缓冲柱(5)的一侧设置有缓冲组件(3),所述缓冲组件(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移动轮(4),所述移动轮(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2)包括从动齿轮(21)、主动齿轮(22)、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齿轮(24)、第二齿轮(25)、第二驱动电机(26),所述主动齿轮(22)位于从动齿轮(21)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位于主动齿轮(22)的下端,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第一驱动电机(23)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25)位于第一齿轮(24)的下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6)位于第二齿轮(2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22)的一侧与从动齿轮(21)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3)的上端与主动齿轮(22)的下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下端与第二齿轮(25)的上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25)的一侧与第二驱动电机(26)的一侧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固定板(31)、衔接圆盘(32)、支杆(33)、移动杆(34)、缓冲弹簧(35)、导向杆(36),所述导向杆(36)位于固定板(31)的一侧下端,所述衔接圆盘(32)位于导向杆(36)的下端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子欢郑红运贾瑞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星沿工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