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选育方法,尤其是一种优质黑粒小麦76的选育方法。国内外作物育种经验证明,作物育种的突破取决于优异基因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当前国内外在进行小麦品质育种时,只限于利用少量的优质基因,遗传基础过于挟窄,阻碍了小麦品质育种的进步发展。现有的紫粒小麦与蓝粒小麦的营养品质与保健功能虽明显优于白粒小麦,但远不如黑粒小麦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远缘杂交结合生物技术,把小麦近缘种属中存在的一些新的优质基因导入普通小麦,从而拓宽小麦优质基因库,取得小麦品质育种的突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专利技术人经多年的试验,应用小麦属间远缘杂交和生物工程技术,通过用蓝粒小麦、四倍体紫皮小麦,紫粒小麦进行复合杂交,选育高蛋白、高赖氨酸并富含强心甙、黑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和保健功能的黑粒小麦。本专利技术育种方法①用大粒、矮秆普通小麦做母本与偃麦草(Agropyron glaucum)、滨麦草(Elymus)[均为多年生禾本野草]进行远缘杂交,获得八倍体小偃麦中5。②用八倍体小偃麦中5做母本与大粒、矮秆普通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杂交方法采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质黑粒小麦76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用大粒、矮杆普通小麦做母本与偃麦草、滨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获得八倍体小偃麦中5,②用八倍体小偃麦中5做母本与大粒、矮秆普通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杂交方法采用人工去雄,套隔离袋,待母本柱头羽毛 状开裂时,于早晨5-6点钟取盛开的小麦新鲜花粉涂抹,或用刚开花的父本麦穗捻穗授粉,杂种F↓[1]用普通小麦回交一次,后代经连续选择获得六倍体蓝粒代换系蓝1(2n=42),③用蓝1做母本与四倍体紫皮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杂种F↓[1]为浅蓝 粒,不育,采用F↓[o]幼胚培养,拯救杂种夭亡,在授粉后15-20天剥取杂种幼胚,进行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黑粒小麦76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用大粒、矮杆普通小麦做母本与偃麦草、滨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获得八倍体小偃麦中5,②用八倍体小偃麦中5做母本与大粒、矮秆普通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杂交方法采用人工去雄,套隔离袋,待母本柱头羽毛状开裂时,于早晨5-6点钟取盛开的小麦新鲜花粉涂抹,或用刚开花的父本麦穗捻穗授粉,杂种F1用普通小麦回交一次,后代经连续选择获得六倍体蓝粒代换系蓝1(2n=42),③用蓝1做母本与四倍体紫皮小麦进行亚远缘杂交,杂种F1为浅蓝粒,不育,采用F0幼胚培养,拯救杂种夭亡,在授粉后15-20天剥取杂种幼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善澄,韦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黑五类食品集团公司,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