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方法
,具体涉及两系法杂交水稻所用的雄性不育系的育性稳定性选择技术。杂种优势利用是水稻增产的重要途径,以水稻两用不育系(光、温敏感型不育系)为基础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使我国杂交稻技术继续领先世界水平,也是下一步我国实现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两系杂交稻优势组合选育与应用取得较大进展,至2000年底已累计推广5565万亩,每亩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50kg以上,增加社会产值近30亿元(《863计划生物
十五周年成果》,2001年3月)。光敏不育系的雄性育性受光照长度和温度高低共同控制,温敏不育系的育性只受温度高低控制。不育临界温度也称不育起点温度,即诱导不育系开始表现不育时的温度。优良实用型的光、温敏不育系必需具有较低的不育临界温度,才能保证不育系有稳定不育期。如果一个不育系的不育临界温度较高,当在夏季长日条件下进行制种时,若遇上低于不育起点温度的盛夏低温则会发生育性恢复而自交结实,从而使制种的纯度降低,这种不育系具有较大的应用风险性。为克服这种风险,根据长江中下游稻区历年气温资料分析,确定安全的不育系的临界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克服水稻两用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升高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进行连续3代低温育性鉴定选择低温不育株,采用不育系间杂交改造遗传背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低不育临界温度性状,建立无性繁殖圃及配套方法来克服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不稳定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服水稻两用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升高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进行连续3代低温育性鉴定选择低温不育株,采用不育系间杂交改造遗传背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低不育临界温度性状,建立无性繁殖圃及配套方法来克服不育系不育临界温度不稳定性。2.根椐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稻两用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育方法是用至少3代连续低温单株育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汉来,张端品,姚方印,谢国生,陶爱林,张志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