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042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方法。生产杂交小麦杂交一代种子时,将同期播种花期良好相遇、恢复系比不育系株高高10cm~20cm、F↓[1]代与恢复系株高差异不超10cm的组合,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8.5∶1.5粒数比例混合,种植形成混合群体,其中恢复系在花期给不育系授粉产生杂交一代种子,恢复系自交产生恢复系种子。收获可采用两种方法:(1)混合收获成含80%~90%的F↓[1]代种子和10%~20%恢复系自交种子的生产用种。因恢复系与常规品种产量水平相当,一代杂种优势降低轻微,可降低生产成本。(2)花后15天~20天人工剪除混合群体中的恢复系穗,生产纯杂交一代种子。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本申请人的另一专利,专利申请号:00105488.0结合使用,可使杂交小麦种子成本大幅降低。(*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一、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粮食作物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领域,进一步涉及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大量研究证明小麦也同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一样在杂种一代有显著杂种优势存在。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小麦生产水平有重要经济意义。为大规模生产小麦杂交一代种子,上世纪60年代至今各国已育成70多种类型小麦雄性不育三系,其中T型、K型研究中应用较多。但生产实践证明,利用不育系与保持系生产不育系产种量低、成本高、保纯困难,一直限制三系法的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家先后育成了几种对日长、温度敏感的小麦不育系,此类光、温敏小麦不育系正季播种完全雄性不育可用于制种,在特殊季节、区域播种可自交结实生产不育种子即“二系法”。二系法不育系种子量较高,纯度有保证,在杂交小麦种子生产技术上前进了一步。不论三系法或二系法生产的不育系,均需与恢复系杂交生产杂交小麦种子。小麦制种借鉴其他农作物杂交种子生产的方法,不育系、恢复系按一定行比分别播种、分别收获,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由于不育系与恢复系在田间有一定距离,异交结实率不高,使得杂交小麦种子成本仍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粒数8.5∶1.5比例混合后播种形成混合群体,生产杂交小麦种子,按如下步骤进行:(1)选择适合用本方法生产杂交小麦种子的组合a.不育系与恢复系同期播种条件下花期良好相遇; b.恢复系比不育系株高高10cm~20cm;c.F↓[1]代株高与恢复系株高差异不超过10cm;d.杂种优势显著;(2)将上述组合的合格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8.5∶1.5的粒数比例充分混合;(3)上述混合种子按当地最佳播期 、密度和栽培技术播种和管理;(4)不育系开颖、恢复系始花至终花期,每日9时~11时、15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交小麦种子生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粒数8.5∶1.5比例混合后播种形成混合群体,生产杂交小麦种子,按如下步骤进行(1)选择适合用本方法生产杂交小麦种子的组合a.不育系与恢复系同期播种条件下花期良好相遇;b.恢复系比不育系株高高10cm~20cm;c.F1代株高与恢复系株高差异不超过10cm;d.杂种优势显著;(2)将上述组合的合格不育系和恢复系种子按8.5∶1.5的粒数比例充分混合;(3)上述混合种子按当地最佳播期、密度和栽培技术播种和管理;(4)不育系开颖、恢复系始花至终花期,每日9时~11时、15时~17时人工辅助授粉;(5)混合群体的收获可采用两种方法,生产不同规格的杂交小麦种子a.混合收获作下季杂交小麦生产用种;b.开花结束15天~20天,人工剪去混合群体中的恢复系穗,生产纯度接近100%的杂交小麦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蓓如宋喜悦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