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所制种子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66019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所制种子及其应用,涉及杂交小麦育种技术领域,解决现有三系法杂交小麦制种过程制种效率低的问题。该制种方法利用了小麦具有春化生态差异的特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亲本组合:选择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1;或选择春性不育系母本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2;步骤2.播种:将所述亲本组合1或亲本组合2的种子进行播种,其中所述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或所述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进行临冬播种,使种子以胚芽形态在土壤里越冬;步骤3.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步骤4.小麦成熟后,统一收割,即得小麦杂交种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所制种子及其应用,涉及杂交小麦育种
,解决现有三系法杂交小麦制种过程制种效率低的问题。该制种方法利用了小麦具有春化生态差异的特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亲本组合:选择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1;或选择春性不育系母本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2;步骤2.播种:将所述亲本组合1或亲本组合2的种子进行播种,其中所述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或所述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进行临冬播种,使种子以胚芽形态在土壤里越冬;步骤3.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步骤4.小麦成熟后,统一收割,即得小麦杂交种子。【专利说明】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所制种子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杂交小麦育种
,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 所制种子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数量的进一步增加,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首 要问题。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最多,营养价值极高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对世界 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利用小麦杂种优势是提高小麦 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 而制约杂交小麦大面积应用的关键是缺乏一种高效简易的杂交小麦制种技术体 系。现有三系法杂交小麦制种技术,是父本恢复系、母本不育系按不同比例分行播种。例如 不育系母本与恢复系父本形成亲本组合,按照2行父本,6、8或10行母本的方式种植,通过 恢复系花粉授予不育系,不育系植株上生产的种子即为杂交种。但为保证杂交制种的质量, 防止杂交种内混入恢复系种子,收获时,父、母本必须分别收割。然而现在没有可以一次性 同时分别收割父本和母本的收获机械,只能先人工收割父本,再用收获机械收获母本。这样 会导致收获时间翻倍,制种成本很高,生产效率过低,严重制约了规模化、机械化小麦杂交 制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主要目的是解决现 有三系法杂交小麦制种过程中收获时父、母本必须分别收获,导致收获时间翻倍,制种成本 很高,严重制约规模化、机械化杂交制种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亲本组合:选择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1 ;或选 择春性不育系母本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2 ; 步骤2,播种:将所述亲本组合1或亲本组合2的种子进行播种,其中所述春性恢 复系父本的种子,或所述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进行临冬播种,使种子以胚芽形态在土壤 里越冬; 步骤3,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 步骤4,小麦成熟后,统一收割,即得小麦杂交种子。 上述步骤中临冬播种是指对于小麦,在秋季至少连续5天最低气温的平均值为 0?:TC时进行播种,使种子以胚芽形态在土壤里越冬,进而使春性小麦的生育期提前或冬 性小麦生育期延后。正常播种情况下,春性小麦开花期比冬性小麦晚10?15天,所以要通 过调整播期来调节花期,提高授粉率。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步骤2中:将所述亲本组合1中的 冬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混合均匀,同期播种;上述方法使冬性不 育系母本花期可以延迟7天左右,春性恢复系父本花期提早7天左右,使二者花期相遇。 或将所述亲本组合2中的春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混合 均匀,同期播种。上述方法使冬性恢复系父本花期可以延迟7天左右,春性不育系母本花期 提早7天左右,使二者花期相遇。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亲本组合1中的冬 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混合比例为80wt%?85wt% : 15wt%? 20wt% ;或所述亲本组合2中的春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混合使用 比例为 85wt%?90wt% : 10wt%?15wt%。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步骤2中:将所述亲本组合1中的 冬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按10?12行与2?4行交替间隔播种, 且所述冬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正常秋播;上述方法使春性恢复系父本花期提早7?10天左 右,减少二者花期时差。 或所述亲本组合2中的春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按10? 12行与2?4行交替间隔播种,且所述春性不育系母本的种子正常春播。上述方法使冬性 恢复系父本花期可以延迟7?10天,减少二者花期时差。 所述交替间隔播种的优选方式是,10行母本-2行父本-10行母本-2行父本依次 重复播种。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所述恢复系父本的成熟植株比不 育系母本的成熟植株高8?15cm,这种组合的父本与母本更佳有利于授粉的进行。或所述 恢复系父本的成熟植株与不育系母本的成熟植株等高。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所述临冬播种的播种深度为3? 4cm,太深不利于麦苗春季出土,太浅则会导致越冬胚芽冻死,影响出苗率。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幼苗 二叶期提前灌水施肥促其壮苗早发。 如上所述的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田间管理包括:人工 辅助授粉,即在所述恢复系父本扬花散粉期间,在每天上午9?12时,和/或下午4?6时, 人工赶粉1?3次,连续3?7天。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麦杂交种子,由上述任意一项方法制得。 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小麦杂交种子的应用,所述亲本组合1制得 的小麦杂交种子以秋播方式使用;由于收获的杂交种内包含少量春性恢复系父本种子,大 田正常秋播,杂交种幼苗可安全越冬,春性恢复系父本幼苗因抗寒性弱而越冬死亡。所述亲 本组合2制得的小麦杂交种子以春播方式使用;由于收获的杂交种内包含少量冬性恢复系 父本种子,大田正常春播,杂交种幼苗可以正常抽穗,冬性恢复系父本幼苗因气温高不能通 过春化阶段而不能抽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选择冬性不育系与春性恢复系,或春性不育系与冬性恢复系杂交,充分利用了 亲本之间的生态远缘杂交优势,扩大了强优势组合选择优良亲本的范围。 2、利用小麦有冬性和春性两类低温春化生态类型、越冬性明显不同的差异,使得 所制备的杂交小麦成熟后用谷物收割机械一次性收获杂交种子。能够取代传统的父、母本 按不同行比播种、分别收获的方式,收获效率高,能够提高制种效率,降低制种成本。 3、采用小麦临冬播种技术解决了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杂交制种花期不遇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冬性小麦与春性小麦杂交是生态远缘杂交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冬性不育系母本 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组合的杂种一代秋播可以顺利越冬,春性不育系母本与冬性恢复系父本 组合的杂种一代春播可以正常抽穗。 现有的杂交小麦育种技术中,如果采用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复系父本形成亲 本组合进行制种会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系杂交小麦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亲本组合:选择冬性不育系母本与春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1;或选择春性不育系母本与冬性恢复系父本组成亲本组合2;步骤2,播种:将所述亲本组合1或亲本组合2的种子进行播种,其中所述春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或所述冬性恢复系父本的种子进行临冬播种,使种子以胚芽形态在土壤里越冬;步骤3,播种后进行田间管理;步骤4,小麦成熟后,统一收割,即得小麦杂交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笑明徐红军聂迎彬韩新年穆培源桑伟崔凤娟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