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313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8:1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包括:悬置胶体和车架纵梁。悬置胶体可活动地设置于车架纵梁内,车架纵梁具有供悬置胶体的部分结构穿过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沿车架纵梁的厚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悬置胶体包括悬置外管和悬置安装法兰,悬置外管的一端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通道内,悬置安装法兰套接于悬置外管的另一端,且悬置安装法兰位于车架纵梁的外侧,悬置胶体通过悬置安装法兰与车架纵梁连接。悬置胶体沿车架纵梁的厚度方向在车架纵梁内设置,使得悬置胶体与车架纵梁在纵向布局,从而该车身悬置安装结构解决了车身悬置传统布置方式横向占用空间过大的问题,纵梁之间横向空间的增大给予其他部件更大的可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从空间分布来看动力电池模组通常直接布置在车身纵梁之间,纵梁之间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电池模组安装空间,目前车身悬置的安装方式,通常是在车架纵梁外侧增加焊接支架,支架多采用机加或冲压方式加工成型,将支架与车架通过焊接方法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然后将车身悬置通过螺接或者压装方式连接到车架上,最终实现车身悬置的安装。但是目前这种常用悬置安装方式存在缺陷和不足,尤其对于纯电动车而言,由于车身悬置安装支架位于纵梁外侧,这种安装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纵梁横向可用空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模组通常直接布置在车身下侧两纵梁之间,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当前的悬置安装方式已无法满足电池模组对于更大安装空间的需求,目前需要一种新型车身悬置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身悬置传统布置方式占用空间过大、致使左右纵梁之间横向空间缩减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胶体(4)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胶体(4)还包括金属骨架(45),所述金属骨架(45)嵌设于所述悬置外管(41)内部,所述悬置安装法兰(42)沿所述金属骨架(45)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2)与金属轴套(44)的顶部接触,所述车身结构(2)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与所述金属轴套(44)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一螺栓(1)可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胶体(4)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胶体(4)还包括金属骨架(45),所述金属骨架(45)嵌设于所述悬置外管(41)内部,所述悬置安装法兰(42)沿所述金属骨架(45)周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2)与金属轴套(44)的顶部接触,所述车身结构(2)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的孔径与所述金属轴套(44)的内径一致,所述第一螺栓(1)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21)、所述金属轴套(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悬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安装法兰(4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凸耳,至少两个所述连接凸耳中的其中两个对称设置,且各所述连接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月馨张冲鲁慧王兴平王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