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0131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16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包括衬套和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壳体上设置有供衬套进入安装空间的安装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连接板组件,连接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套筒,连接板装配在壳体上遮挡安装开口,将衬套装配于安装空间中;套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和套筒各自生产成型,再将套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即可形成连接板组件;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连接板组件的生产无需进行拉伸等钣金加工的工序;进而解决了传统结构的拉伸变薄率和延伸率的限制,且不受高度、壁厚、形状、材料限制,可以满足产品的更多需求,工艺及工序简单,效率及合格率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制造领域,更具体的说,其涉及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


技术介绍

1、减震器支撑是汽车悬架系统中的装置,通过减震器支撑的设置配合减震器进行安装;减震器支撑中设置有螺栓连接车身钣金,连接板贴合车身,衬套连接活塞杆。减震器支撑主要功能是连接汽车悬架系统与车身,传递载荷、衰减部分噪声和振动,能够满足一定的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要求,并衰减由车身、发动机传递给底盘系统的噪声和振动。

2、当前市面上减震器支撑的连接板通常为一体化的钣金件,连接板包括套筒,而套筒的高度受材料的拉伸特性和延伸率的限制;拉伸的目标高度越高,拉伸变薄率增加,进而使得连接板易开裂,不易成型;而为了防止拉伸过程中连接板开裂,会增加多道工序,分步慢慢拉伸,增加工序的成本,同时加工效率及合格率都会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加工成本更低、加工效率更高、加工合格率更高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包括衬套和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壳体上设置有供衬套进入安装空间的安装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组件,连接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套筒,连接板装配在壳体上遮挡安装开口,将衬套装配于安装空间中;套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将其上下表面贯穿的通过孔;通过孔的位置与安装开口的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围绕通过孔的围边;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空间,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内空间的开口,套筒通过底部的开口套设于围边上,并且通过过盈压装的方式与围边进行固定安装。

<p>3.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包括衬套和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安装空间,壳体上设置有供衬套进入安装空间的安装开口;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组件,连接板组件包括连接板和套筒,连接板装配在壳体上遮挡安装开口,将衬套装配于安装空间中;套筒固定安装在连接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板上设置有将其上下表面贯穿的通过孔;通过孔的位置与安装开口的位置相对应;在连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围绕通过孔的围边;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内空间,套筒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内空间的开口,套筒通过底部的开口套设于围边上,并且通过过盈压装的方式与围边进行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其特征在于,在围边外部的侧表面上设置有沿其周向设置的凸筋;在套筒内空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凸筋匹配的安装凹槽;凸筋与安装凹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其特征在于,凸筋的数量为至少一条;凸筋各处均处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减震器支撑,其特征在于,套筒的内空间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处于靠近套筒底部的一端,且第一区域处的内径大于第二区域处的内径;套筒套设于围边上时,围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彬乃欧阳晖传黄年兵张文涛周盈侠
申请(专利权)人:建新赵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