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0036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 ID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还公开了其重组蛋白、编码基因、表达载体及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及其重组蛋白突变体、编码基因、表达载体,及前述蛋白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突变氨基酸序列具有稳固三螺旋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接近人体Ⅲ型胶原蛋白。可以与其余蛋白复配成为组织工程产品、化妆品、保健品或药物的原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蛋白表达。


技术介绍

1、胶原蛋白(collagen)是哺乳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类蛋白质,其广泛分布在动物的皮肤、骨骼、肌腱、韧带和血管之中。人体中胶原蛋白含量占总蛋白的25%~30%,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蛋白,起着保护机体、支撑器官的重要作用。

2、目前已发现胶原蛋白有2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成纤维胶原蛋白;另一类是非成纤维胶原蛋白;成纤维胶原蛋白包括i、ii、ⅲ、v、vi和xxvi型胶原蛋白,其余均属于非纤维胶原蛋白。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i型胶原蛋白,约占85%以上,i型胶原蛋白在骨、皮肤、腱和角膜中含量高,ii型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软骨、椎间盘和玻璃体中,ⅲ型胶原蛋白主要存在于血管、新生皮肤和瘢痕组织中。

3、生产胶原蛋白的传统方法是利用酸、碱、酶解法处理动物来源的组织,提取胶原蛋白衍生物。用这些方法提取的胶原蛋白本身已经丧失了原本的生物学活性,无法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发挥真正的功能。所以,目前胶原蛋白通常在化妆品和保健品中使用,而无法发挥胶原蛋白的原本生物学功能。

4、由于胶原蛋白以动物组织为来源,提取的天然胶原蛋白是多种不同分子量的胶原蛋白组成的混合物,不溶于水,生物相容性较差;此外,提取的天然胶原蛋白来源于动物组织,对于动物源疾病或者人传染疾病有交叉感染的风险,同时无法与人体相容,会导致出现免疫排斥和过敏症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 id no.4、seqidno.6或seq id no.8所示;或者与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 no.6、seq id no.8中任一条具有95%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no.6或seq id no.8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或者与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no.6、seq id no.8中任一条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 no.2、seqid 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

4、一种重组蛋白,由前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与纤维胶原蛋白通过接头连接而成,其中纤维胶原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5、前述的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6、前述的重组蛋白的表达载体。

7、前述的重组蛋白的表达宿主菌。

8、还公开了前述的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9、(1)构建前述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化到表达宿主菌中;

10、(2)培养表达宿主菌,诱导重组蛋白表达;

11、(3)纯化表达产物,得到所需的重组蛋白。

12、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seq id no.5、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或者与seq id no.3、seq id no.5、seq idno.7、seq id no.9中任一条具有95%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no.3、seq id no.5、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或者与seq idno.3、seq idno.5、seq id no.7、seq id no.9中任一条具有99%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 no.3、seq id no.5、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

13、一种重组蛋白突变体,由前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与纤维胶原蛋白连接而成,其中纤维胶原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14、前述的重组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基因。

15、前述的重组蛋白突变体的表达载体。

16、优选的,载体骨架为pet30a。

17、以及前述的重组蛋白突变体的表达宿主菌。

18、优选的,所述宿主菌为大肠杆菌。

19、以及前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重组蛋白或者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重组蛋白突变体在辅助细胞培养中的应用。可以将其添加到细胞培养基中,提高细胞贴壁率。

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21、本专利技术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突变氨基酸序列具有稳固三螺旋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生物活性接近人体ⅲ型胶原蛋白。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pro.c3的氨基酸序列源自天然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可以与其余蛋白复配成为组织工程产品、化妆品、保健品或药物的原材料。且可用原核系统来进行表达,表达体系简单,成本低,产量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ID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或者与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No.6、SEQ ID No.8中任一条具有95%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No.2、SEQ ID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

2.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与纤维胶原蛋白通过接头连接而成,其中纤维胶原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4.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表达载体。

5.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6.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SEQID No.5、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或者与SEQ ID No.3、SEQ ID No.5、SEQIDNo.7、SEQ ID No.9中任一条具有95%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No.3、SEQID No.5、SEQ ID No.7或SEQ ID No.9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

7.一种重组蛋白突变体,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突变体与纤维胶原蛋白通过接头连接而成,其中纤维胶原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8.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蛋白突变体的编码基因。

9.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蛋白突变体的表达载体。

10.权利要求1、2、6、7中任一项所述的蛋白在辅助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seqid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或者与seq id no.2、seq id no.4、seq idno.6、seq id no.8中任一条具有95%以上的同源性,且细胞黏附活性与seq idno.2、seq idno.4、seq id no.6或seq id no.8所示的蛋白基本相当。

2.一种重组蛋白,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ⅲ型胶原蛋白pro.c3与纤维胶原蛋白通过接头连接而成,其中纤维胶原蛋白的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

3.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编码基因。

4.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表达载体。

5.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6.一种重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江杰余冬飞谢丽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普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