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58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涉及弱磁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物流分拣中带磁性包裹易被漏检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与门逻辑模块连接的传感器阵列以及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与门逻辑模块将传感器串联起来,能够在有限的体积内串联数量较多的传感器,以能够检测更微小的磁场,紧密排列的传感器成倍的提升了检出率,贴片式芯片极大的缩小了其体积,进一步可以缩小和包裹的距离,从而提高检出率,减少芯片发热。采用微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速度比继电器更快,且能根据时间不同进行滤波处理,几乎不会发生信号丢失。以上措施共同作用,使得实际应用中对弱磁性包裹的检测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弱磁检测,主要涉及物流分拣中对带磁性包裹的检测,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代化企业物流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从信息处理、运输、配送、装卸搬运、仓储、库存控制、包装等各个方面大力发展、夯实基础设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实现各个经营环节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信息技术将对物流企业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实现成本控制、提高效率的目的。

2、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现代物流极为重要的部分,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一般来说,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对物流中大量的、多变的数据进行快速、准确、及时的采集、分析和处理等,从而加快了信息反应速度。

3、在包裹分拣过程中,带磁性包裹有吸附在传送装置的可能性,尤其是带磁性的信件。由于物流分拣系统高度自动化,一但发生上述情况,轻则包裹丢失,重则停机人工寻找,需要逐步拆解分拣装置,极大的降低了分拣系统的工作效率。现有技术之一是通过设置安检门的方式对过往信件进行扫描检测,而一般的安检门若使用大量的传感器会导致其体积过大,受限于传感器的数量,现有安检装置对弱磁包裹的检出效果较差。另外,现有安检装置在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信号时速度较慢,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很难检测到传感器发出的检测信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弱磁包裹的检出率。因此,如何对弱磁包裹实现精准检测是本申请即将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技术目的是实现对弱磁包裹的精准检测。

2、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包括通过与门逻辑模块连接的传感器阵列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继电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阵列通过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每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包括数量相同且均至少四个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和第一输出引脚,上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一输出引脚分别与下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输入引脚分别与传感器阵列中的一个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中,其一半的第一输出引脚与其一半的第一输入引脚分别对应连接,剩余第一输出引脚中的一个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其余的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一输入引脚悬空;

4、其中,所述微控制器通过三极管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引脚与第四电阻连接,第四电阻与第二电阻以及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接地端以及三极管的发射极均连接、另一端与第四电阻以及三极管的基极均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和显示模块均连接;

5、所述传感器阵列安装在铝制连接棒上,所述传感器阵列由贴片式霍尔传感器构成,所述贴片式霍尔传感器的上表面距离所述铝制连接棒的上表面距离为0.5mm;

6、所述微控制器用于:

7、所述微控制器中的程序分别对记录高电平持续时间和低电平持续时间的两个数组进行定义,即高电平持续时间数组和低电平持续时间数组;

8、所述微控制器通过查询方式对所述与门逻辑模块输入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检测;若该传感器信号为高电平,则开启高电平时钟进行计数,并将高电平持续时间记录进高电平持续时间数组;若该传感器信号为低电平,则开启低电平时钟进行计数,并将低电平持续时间记录进低电平持续时间数组;

9、当所述微控制器检测到高电平持续时间大于10ms,且本次高电平前一次的低电平持续时间与本次高电平持续时间之比大于预设阈值时,则视为检测到磁性包裹,所述微控制器向所述继电器输出持续2s的高电平,所述继电器导通;然后初始化高电平持续时间数组和低电平持续时间数组,继续进行检测。

10、进一步地,所述与门逻辑模块、所述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微控制器均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电感和第二二极管,该lm2576芯片包括输入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开/关引脚,输入电压自输入引脚输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输入引脚连接,接地引脚和开/关引脚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与第二输出引脚和第一电感均连接,电感的一端与第二输出引脚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电感、第三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电感、第二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

11、进一步地,最后一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一个第一输出引脚通过三孔插座与微控制器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通过四孔插座连接plc模块。

12、进一步地,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继电器均连接、阳极与第三电阻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容量为100uf,所述第二电容的容量为470uf,所述第三电容的容量为100nf,所述电感的大小为100mh。

1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包括通过与门逻辑模块连接的传感器阵列以及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与门逻辑模块将传感器串联起来,能够在有限的体积内串联数量较多的传感器,以能够检测更微小的磁场,紧密排列的传感器成倍的提升了检出率,贴片式芯片极大的缩小了其体积,进一步可以缩小和包裹的距离,从而提高检出率,减少芯片发热。同时,采用微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信号速度比继电器更快,且能根据时间不同进行滤波处理,几乎不会发生信号丢失。以上措施共同作用,使得实际应用中对弱磁性包裹的检测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与门逻辑模块连接的传感器阵列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继电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阵列通过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每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包括数量相同且均至少四个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和第一输出引脚,上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一输出引脚分别与下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输入引脚分别与传感器阵列中的一个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中,其一半的第一输出引脚与其一半的第一输入引脚分别对应连接,剩余第一输出引脚中的一个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其余的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一输入引脚悬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逻辑模块、所述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微控制器均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电感和第二二极管,该LM2576芯片包括输入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开/关引脚,输入电压自输入引脚输入,第一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输入引脚连接,接地引脚和开/关引脚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与第二输出引脚和第一电感均连接,电感的一端与第二输出引脚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电感、第三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第三电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反馈引脚、电感、第二电容以及电压输出端均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最后一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一个第一输出引脚通过三孔插座与微控制器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通过四孔插座连接PLC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三电阻,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与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继电器均连接、阳极与第三电阻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容量为100uf,所述第二电容的容量为470uf,所述第三电容的容量为100nf,所述电感的大小为100mh。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与门逻辑模块连接的传感器阵列以及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微控制器、继电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阵列通过所述微控制器与所述继电器连接;每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包括数量相同且均至少四个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和第一输出引脚,上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一输出引脚分别与下一级所述与门逻辑模块的各个第二输入引脚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输入引脚分别与传感器阵列中的一个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最后一个所述与门逻辑模块中,其一半的第一输出引脚与其一半的第一输入引脚分别对应连接,剩余第一输出引脚中的一个输出至所述微控制器,其余的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一输入引脚悬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弱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与门逻辑模块、所述传感器阵列和所述微控制器均通过电源转换模块供电,所述电源转换模块包括lm2576芯片、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电感和第二二极管,该lm2576芯片包括输入引脚、第二输出引脚、接地引脚、反馈引脚和开/关引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青陈曲燕王延青周德强盛卫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弘宜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