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以及瓶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710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瓶以及瓶坯,具体而言,提供无需变更已设置的平板状夹具,而能够将口栓部的厚度做小以谋求整体的轻量化的瓶以及瓶坯。由一对平板状夹具30夹持的瓶10具备具有外螺纹13的口部12、具有结合部16和支承环17的口栓部15以及瓶本体11。在口栓部15的结合部16和支承环17之间的外表面上形成凹状环状面18。构成凹状环状面18的曲线18a具有抵接夹具30的上端以及下端的上方抵接点31以及下方抵接点32,凹状环状面18和口栓部内表面15a的距离为1.000mm~1.98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具有外螺纹的口部、具有结合部以及支承环的口栓部并且由水平 地配置的平板状夹具夹持的瓶以及瓶坯,且更具体地,涉及无需变更平板状夹具,而能够将 口栓部的厚度减小以谋求瓶以及瓶坯整体的轻量化的瓶以及瓶坯。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PET瓶为人所知,其设置有口部、口栓部和瓶本体,口部具有外螺纹,口 栓部位于口部的下方,其具有上方部的结合部和下方部的支承环,瓶本体设置在口栓部下 方。此类PET瓶由水平地配置的平板状夹具夹持而搬送。此时,平板状夹具嵌合在口 栓部当中的结合部和支承环之间形成的环状凹部中而夹持口栓部。可是,现在有对于PET瓶轻量化的要求,考虑将PET瓶的口栓部的厚度做薄(例如 参考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夹持PET瓶的平板状夹具预先设置在PET瓶的成形线以及填充线上,配 合PET瓶的厚度的变化而改变平板状夹具的形状是困难的。因此,在将PET瓶的口栓部做 薄时,也需要考虑到因夹具对口栓部的接触变化而不能安全且可靠地夹持PET瓶。另外,对 于成形PET瓶时所用的PET瓶坯也产生同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53117号公报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瓶,所述瓶是由水平地配置的平板状夹具夹持的瓶,具有口部、口栓部以及瓶本体,其中,口部具有外螺纹,口栓部位于口部的下方,具有上方部的结合部和下方部的支承环,瓶本体设置在口栓部下方,在口栓部的结合部和支承环之间的外表面上形成凹状环状面,构成所述凹状环状面的截面形状的曲线通过抵接平板状夹具的顶端部的上端和下端的上方抵接点和下方抵接点,凹状环状面和与所述凹状环状面相对应的口栓部内表面的距离为1.000mm~1.985mm。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嘉则野崎达也吉川正浩高源学
申请(专利权)人: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