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轴承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97034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0: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辊轴承托装置,包括:基座,设置有驱动件;辊轴,一端与驱动件连接并架设于基座,另一端为背向驱动件的悬空端;承托件,与悬空端连接;承托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连接端和固定端,连接端设置有与悬空端凹凸配合的限位槽,固定端转轴连接有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与基座固定连接,角度调节件用于调节限位槽与悬空端相抵接或相分离,转轴的延伸方向与辊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该辊轴承托装置结构合理,通过角度调节件调节限位槽与悬空端相抵接或相分离,且角度调节件旋转的转轴延伸方向与辊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不仅调节便捷、调节准确性高及适用场景广泛,且简化了结构,占据空间小,适于紧凑型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辊轴承托装置


技术介绍

1、膜生产过程中,膜分切、膜复合和膜加工等工序均需要对卷膜进行上机或卸装,根据生产设备的设置结构,由设备的侧方完成卷膜的上下料,或由设备的正前方也可以正后方完成卷膜的上下料。其中,设备设置侧方上下料,一般是紧凑型膜生产设备,承载卷膜的辊轴一端与设备连接,另一端悬空提供上下料空间,只需将卷膜通过承载辊在悬空端完成上下料。由于卷膜较重,长期使用容易导致辊轴向下偏移,进而影响辊轴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2、专利cn218283241u公开了一种开卷机放卷轴侧支撑机构,工作台通过升降机构进行高度的调整,实现对收卷轴体的支撑。

3、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

4、需要保证在水平的平面上操作才能保证高度的精确度,且高度精确度的调节操作繁琐;不适用于紧凑型膜生产设备,易占据放卷轴沿铅锤方向至地面的空间和视线;卷膜在放卷过程中存在沿切线方向的牵引力,随着放卷时间的推移,卷膜的质量慢慢减轻,快速放卷可能存在卷膜沿放卷轴的轴向偏移或放卷轴沿牵引方向偏移,均对开卷机的放卷稳定性有消极影响。

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辊轴承托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辊轴承托装置,通过角度调节件调节限位槽与悬空端相抵接或相分离,且角度调节件旋转的转轴延伸方向与辊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不仅调节便捷、调节准确性高及适用场景广泛,且简化了结构,占据空间小,适于紧凑型生产设备。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辊轴承托装置,包括:

3、基座,设置有驱动件;

4、辊轴,一端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并架设于所述基座,另一端为背向所述驱动件的悬空端;

5、承托件,与所述悬空端连接;

6、所述承托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设置有与所述悬空端凹凸配合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端通过转轴连接有角度调节件,所述角度调节件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角度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限位槽与悬空端相抵接或相分离,所述转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辊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转轴的轴心与辊轴的轴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基座设置有加强支承件,所述加强支承件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承托件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承托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基座之间设置有防滑件,和/或所述第二端部与基座凹凸配合。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辊轴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设置有与所述辊轴的顶面相抵接的锁定件。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悬空端具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径与所述辊轴的外径一致,所述轴套的表面设置有沿轴向排列的限位纹路,所述限位纹路沿所述轴套的周向围设,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纹路凹凸配合。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承托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与所述辊轴同心设置,所述限位槽的槽口为开口状。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圆滑过渡,所述限位槽的槽口边缘与所述承托件的顶面圆滑过渡。

15、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6、该辊轴承托装置结构合理,通过角度调节件调节限位槽与悬空端相抵接或相分离,且角度调节件旋转的转轴延伸方向与辊轴的延伸方向相一致,不仅调节便捷、调节准确性高及适用场景广泛,且简化了结构,占据空间小,适于紧凑型生产设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轴承托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心与辊轴(2)的轴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加强支承件(5),所述加强支承件(5)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501)和第二端部(502),所述第一端部(501)与所述承托件(3)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端部(502)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501)与所述承托件(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50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防滑件,和/或所述第二端部(502)与基座凹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0)的槽底与所述辊轴(2)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槽(30)的槽口设置有与所述辊轴(2)的顶面相抵接的锁定件(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空端(20)具有轴套(21),所述轴套(21)的外径与所述辊轴(2)的外径一致,所述轴套(21)的表面设置有沿轴向排列的限位纹路,所述限位纹路沿所述轴套(21)的周向围设,所述限位槽(30)与所述限位纹路凹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3)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加强筋(31)。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0)的槽底与所述辊轴(2)同心设置,所述限位槽(30)的槽口为开口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0)的槽壁圆滑过渡,所述限位槽(30)的槽口边缘与所述承托件(3)的顶面圆滑过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轴承托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心与辊轴(2)的轴心设置于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设置有加强支承件(5),所述加强支承件(5)具有沿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501)和第二端部(502),所述第一端部(501)与所述承托件(3)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端部(502)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501)与所述承托件(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502)与基座(1)之间设置有防滑件,和/或所述第二端部(502)与基座凹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轴承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30)的槽底与所述辊轴(2)的底面相贴合,所述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