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及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5841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8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包括沿膜厚方向依次层叠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单元柔韧胶层设置有连通相邻单元导热胶层的导热通道,导热通道设置有与单元导热胶层材质一致的导热胶;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丁腈橡胶增韧剂、第一固化剂、第一催化剂、抗氧剂、偶联剂、导热填料和第一溶液;单元柔韧胶层的原料包括第二环氧树脂、第二固化剂、第二催化剂、改性负热材料和第二溶液;第二环氧树脂包括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或耐热型环氧树脂;改性负热材料的负热材料为钨酸锆。该导热复合胶膜结构合理,胶膜即保持了高导热性同时具有高剥离强度和内聚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导热胶膜,尤其是涉及一种导热复合胶膜与其复合的覆金属层压板。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运输工具的发展,尤其电动车辆的推广普及,电动车辆对电池、超级电容等储能系统的需求量增大及品质要求提高。电动车辆作为交通工具,对可靠性及安全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如高电池容量以增加电动车辆续航能力时,对其动力电池系统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叠层母排是一种复杂的电气导电结构,由多个导电层和绝缘层交叠组成。叠层母排产品作为高效可靠的电气连接部件,在电动车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叠层母排产品的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环氧树脂具备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而被用来制备连接导电层的绝缘胶黏剂,其中,导电层为覆金属层复合板。环氧树脂绝缘导热胶膜本身导热性不佳,需通过添加导热微粒实现导热性能,常见通过添加较多导热颗粒的量达到良好的导热性能,易导致绝缘导热胶膜的粘结强度和韧性等不佳,进而易出现绝缘导热胶膜与导电层之间脱层及复合板开裂。因此,导热胶膜具有高导热性同时具有高剥离强度(与被粘接物之间附着力高)和内聚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导热胶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高导热性同时具有高剥离强度和内聚力的导热复合胶膜。

2、为了实现上述工艺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包括沿膜厚方向依次层叠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所述单元柔韧胶层设置有连通相邻单元导热胶层的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设置有与所述单元导热胶层材质一致的导热胶;

3、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丁腈橡胶增韧剂、第一固化剂、第一催化剂、抗氧剂、偶联剂、导热填料和第一溶液;

4、所述单元柔韧胶层的原料包括第二环氧树脂、第二固化剂、第二催化剂、改性负热材料和第二溶液;

5、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或耐热型环氧树脂;

6、所述改性负热材料的负热材料为钨酸锆。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15~30份,丁腈橡胶增韧剂10~30份,第一固化剂1.5~5份,第一催化剂0.25~0.8份,抗氧剂0.25~0.8份,偶联剂0.25~0.8份,导热填料30~60份,第一溶液30~50份;

8、所述单元柔韧胶层的原料包括第二环氧树脂40~60份,第二固化剂3~6份,第二催化剂0.25~0.8份,改性负热材料5~15份,第二溶液30~60份。

9、进一步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18~28份,丁腈橡胶增韧剂15~28份,第一固化剂1.5~4份,第一催化剂0.25~0.7份,抗氧剂0.25~0.6份,偶联剂0.25~0.65份,导热填料45~55份,第一溶液35~45份;

10、单元柔韧胶层的原料包括第二环氧树脂45~58份,第二固化剂3~5份,第二催化剂0.25~0.7份,改性负热材料7~13份,第二溶液35~55份。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改性负热材料的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4,4’-二氨基二苯砜,所述硅烷偶联剂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50%~80%,所述4,4’-二氨基二苯砜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0.1%~0.3%。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质量比为(1~3):1的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耐热型环氧树脂。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和/或耐热型环氧树脂为多功能团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萘环型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14、所述第一固化剂和/或第二固化剂为潜伏性胺类固化剂,所述第一催化剂和/或第二催化剂为咪唑类促进剂。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热填料为氮化硼颗粒或氧化铝颗粒和氮化硼颗粒,所述氧化铝颗粒和氮化硼颗粒的质量比为(0.2~0.4):1。

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上述的导热复合胶膜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含有导热填料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含有改性负热材料的单元柔韧胶层,将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凹凸配合并交替层叠,制得导热复合胶膜。

17、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改性负热材料的制备步骤:

18、s1:将硅烷偶联剂水解,再加入负热材料混合,第一次浸润后烘干,得初步改性负热材料;

19、s2:将4,4’-二氨基二苯砜溶于甲苯溶剂中,再加入初步改性负热材料,第二次浸润后烘干,得改性负热材料。

2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次浸润的温度为20~30℃,第一次浸润的溶液ph为5.5~6;所述第二次浸润的温度为20~30℃。

21、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22、该导热复合胶膜结构合理,通过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交替层叠的结构,以及单元层之间沿层叠方向贯穿的导热通道,胶膜即保持了高导热性同时具有高剥离强度和内聚力;

23、单元柔韧胶层通过负热材料受热与基体产生微小空隙,不仅提高了胶膜导热性且因胶膜变得蓬松提高了柔韧性;

24、单元柔韧胶层使用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结构牢固紧密胶膜呈现良好的内聚力,且导热膨胀系数小,有效防止受热膨胀挤压基体导致负热材料受热与基体产生微小空隙的孔径减小,不利于热的传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膜厚方向依次层叠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所述单元柔韧胶层设置有连通相邻单元导热胶层的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设置有与所述单元导热胶层材质一致的导热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15~30份,丁腈橡胶增韧剂10~30份,第一固化剂1.5~5份,第一催化剂0.25~0.8份,抗氧剂0.25~0.8份,偶联剂0.25~0.8份,导热填料30~60份,第一溶液3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负热材料的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4,4’-二氨基二苯砜,所述硅烷偶联剂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50%~80%,所述4,4’-二氨基二苯砜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0.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质量比为(1~3):1的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耐热型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树脂和/或耐热型环氧树脂为多功能团环氧树脂、联苯型环氧树脂、萘环型环氧树脂中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化剂和/或第二固化剂为潜伏性胺类固化剂,所述第一催化剂和/或第二催化剂为咪唑类促进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填料为氮化硼颗粒或氧化铝颗粒和氮化硼颗粒,所述氧化铝颗粒和氮化硼颗粒的质量比为(0.2~0.4):1。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配置含有导热填料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含有改性负热材料的单元柔韧胶层,将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凹凸配合并交替层叠,制得导热复合胶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性负热材料的制备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浸润的温度为20~30℃,第一次浸润的溶液pH为5.5~6;所述第二次浸润的温度为20~3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膜厚方向依次层叠的单元导热胶层和单元柔韧胶层,所述单元柔韧胶层设置有连通相邻单元导热胶层的导热通道,所述导热通道设置有与所述单元导热胶层材质一致的导热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单元导热胶层和导热胶的原料均包括第一环氧树脂15~30份,丁腈橡胶增韧剂10~30份,第一固化剂1.5~5份,第一催化剂0.25~0.8份,抗氧剂0.25~0.8份,偶联剂0.25~0.8份,导热填料30~60份,第一溶液30~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负热材料的改性剂包括硅烷偶联剂和4,4’-二氨基二苯砜,所述硅烷偶联剂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50%~80%,所述4,4’-二氨基二苯砜质量为所述负热材料质量的0.1%~0.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氧树脂包括质量比为(1~3):1的核壳橡胶改性环氧树脂和耐热型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热复合胶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冬海李银董倩谈子航罗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