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蓓华专利>正文

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390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包括内锅和外锅,在所述内锅与外锅之间设有间隙,在所述间隙内设有用于将外锅的热量传递给内锅的导热系数高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内锅内壁,以及外锅内壁呈点接触或线接触,并且导热件的接触点数或接触线数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使锅底的高温能够快速地传递到锅缘,从而达到锅底与锅缘的温度基本一致的目的,控制锅内温度在240摄氏度以下,可以实现不粘锅,并且无油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尤其是涉及一种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和外锅的 上口固定连接,在内锅与外锅之间设有间隙的无油烟不粘锅。
技术介绍
要想达到无油烟,并且不粘饭菜,这种锅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锅体加热要均 勻,且温度要低于240摄氏度,这是制锅行业的共识,锅体加热均勻就不易产生粘锅现象, 锅内温度不超过240摄氏度就不会产生油烟,因为,一般的食用油只有当其油温超过240摄 氏度时,油内的一些可挥发的物质就会挥发出,形成油烟。现有的燃气炉一般有内圈火和外 圈火,在锅内所反映的锅的受火情况,如图6所示,对应于燃气炉的内圈火与外圈火,锅底 上有内圈受热部100和外圈受热部200,而食物在外圈受热部200最易被糊化而粘锅。为了 解决无油烟和不粘锅的问题,人们提出了很多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无油 烟炒锅(专利申请号为02216371.9 ;申请日为2002年3月26日),包括锅体,锅体由内锅 体和外锅体组成,内、外锅体的上口固定连接,内锅体和外锅体的底部设有相互对应的平底 部,内锅体和外锅体的平底部复合成一体,内、外锅体的锅壁之间形成夹空层。这种无油烟 炒锅,依靠其内锅体和外锅体的平底部复合成一体,内、外锅体的锅壁之间形成夹空层的结 构,企望解决无油烟和不粘锅的问题,但是,实践证明,此种锅并不能真正达到无油烟和不 粘锅的目的。这种复合成一体的平底,虽然增加了厚度,可以达到一定的储热能力,但是,一 般的燃气炉的火焰温度高达500摄氏度,并且炉具的外圈温度高于内圈温度,这样,同样会 在平底上产生温度不均勻状态;此外,对锅缘而言,虽然,在两锅之间设有间隙,但单纯的靠 热空气对流而向锅缘传递热量,其效果也不理想。因此,锅底与锅缘之间的温差也相当大; 此种锅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锅的平底部分必须达到一定的厚度才具备储热的效果,锅的 平底部分太厚,锅的重量就重,造成使用起来不方便。中国专利文献还公开了一种复合金刚无油烟锅(申请号200620117873. 1申请 日2006-05-30),包括锅体、锅柄和锅盖,锅体由内锅体和外锅体组成,内、外锅体连成一 体,两者之间具有锅壁夹层,在锅壁夹层中设置有铝合金锅体,内、外锅体为不锈钢锅体,与 铝合金锅体复合在一起。这种复合金刚无油烟锅,在锅壁夹层内设有铝合金锅体,虽然具 有一定的热传导作用,但是,由于其铝合金锅体分布在整个锅壁夹层,并将整个锅壁夹层布 满,这样,同样存在锅底的温度高于锅缘的温度的问题,也就是同样存在温度不均勻的问 题,难免也会产生油烟和粘锅现象。当然,为了解决无油烟和不粘锅的问题,人们还采用了其它一些解决方案,如在锅 的内壁上涂复合层的办法,如涂铁氟龙或陶瓷层等,使用铁氟龙作为涂层是否致癌,至今为 此一直没有定论;而使用陶瓷层由于其与金属锅体的热膨胀系数不一致,很容易造成脱落, 影响锅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锅体导热均勻的无油烟不粘锅。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设计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包括内锅和外锅,在所述内锅与外锅之间设有间隙,在所述间隙内设有用于将外锅的热量传递给内锅的导热系 数高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内锅内壁,以及外锅内壁呈点接触或线接触,并且导热件的接 触点数或接触线数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所述导热件为柱体,柱体的根数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 密变化,并且柱体的直径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细到粗变化。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导热件是网格件(呈格栅状),网格件的各网格 之间设有以利空气对流的相互连通槽,所述网格的密度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锅可以是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合金材料或铜材 料制作而成的。所述导热件可以是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合金材料或铜材料制作而成的。所述内锅可以是金属锅或陶瓷锅,所述金属锅可以是不锈钢锅或铁锅。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在内锅与外锅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将外锅的热量传递给内 锅的导热系数高的导热件,并且,所述导热件与内锅内壁,以及外锅内壁呈点接触或线接 触,导热件的接触点数或接触线数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的结构,所以通过变化 的点接触或线接触,使锅底的高温能够快速地传递到锅缘,从而达到锅底与锅缘的温度基 本一致的目的,控制锅内温度在240摄氏度以下,就可以实现不粘锅,并且无油烟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去掉内锅后的外锅上层后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掉内锅后的外锅上层后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去掉锅底的导热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去掉锅底的导热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锅的受热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见图1和图2,它揭示的是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包括内锅1和外锅2,在所述内 锅1与外锅2之间设有间隙3,在所述间隙3内设有用于将外锅2的热量传递给内锅1的导 热系数高的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与内锅1的内壁,以及外锅2内壁呈点接触,或者是小 面积接触,并且导热件4的接触点数从锅底到锅缘是逐渐由稀到密变化的,在所述锅口上 设有方便人手操作的锅柄5。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件4为柱体,且为圆柱体,柱体的根数 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的,并且,柱体的直径d也是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细到粗 变化的,锅底柱体稀,且直径小,自然传热量就小,而锅缘部分从下至上,柱体的密度逐渐变 密,且直径逐渐变粗,自然传热量逐渐变大,由于锅底温度最高,虽然,柱体传热量小些,但 是,只要将柱体的密度和柱体的直径设计合理,就可以达到从锅底到锅缘的传热总量相当, 这样,就解决了从锅底到锅缘的温度均衡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柱体为圆柱体,实际上,所述柱体也可以其它的截面为规则几何形状的柱体,如截面为矩形、多边形等。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外锅2可以是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合金材料或铜材料制作。其外锅2 的厚度可以为1.5-2. 5mm。所述内锅1可以是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如304不锈钢。所述内锅 1的厚度可以为l_2mm。所述导热件4同样可以是用导热系数高的铝合金材料或铜材料制 作。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导热件4与内锅1的内壁,以及外锅2的内壁之间可以采用高频焊接、 激光焊接或无机高温导热胶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当然,当所述导热体与外锅为相同材料 时,可以将所述导热件与外锅是一次性浇铸而成的,然后再用上述的高频焊接、激光焊接或 无机高温导热胶粘接的方式将内锅连接上去。本专利技术中,内锅1和外锅2的锅口处可以设置卷边(未画图),两者可以不完全连 接,只要部分连接即可,并留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气孔,设置卷边的目的,可以防止在洗锅 时,外面的水进入两锅之间的间隙3内;如果是两锅的锅口全部连接,则可以锅口处设置一 些小孔或装上泄气阀用于出气,保证间隙内的空气与外界空气相通,不致于造成锅体爆炸。请参见图3,图3所示实施例与图1、图2所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 是,所述导热件4是网格件,即格栅片状,网格件的各网格之间设有以利空气对流的相互连通槽 (图中未画出),所述网格的密度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网格件与内锅1和外锅2之 间是线接触,通过改变线接触的密度变化,来达到均勻的从锅底向锅缘传递热量的目的。请参见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油烟不粘锅,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和外锅的上口固定连接,在所述内锅与外锅之间设有间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隙内设有用于将外锅的热量传递给内锅的导热系数高的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内锅内壁,以及外锅内壁呈点接触或线接触,并且导热件的接触点数或接触线数从锅底到锅缘逐渐由稀到密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苏元王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周蓓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