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涉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技术领域。由电机固定座、左齿条支架、右齿条支架、内传动立板、外传动立板、升降传动系统、升降电机、主传动组合、升降框支架、导轮座组合和齿条组成的升降系统连接于底座上、由旋转电机、回转支撑、回转框组成的回转系统连接于上述升降系统上。当载有需要调头汽车的载车板搁置在回转台的回转框上时,启动升降电机通过主传动组合、升降传动系统将载车版升高至车库的地面以上后,旋转电机驱动回转支承将回转框旋转180°,升降电机再通过主传动组合、升降传动系统将载车版下降至原位,完成汽车调头。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了存取车的时间,提高了车库设备的使用效率。(*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立体车库停车 时调头用的回转台。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人均汽车占有量不断增加,但 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人们的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几乎没有多少可供停车的位置,为了适 应停车的需要,人们开始大量使用立体车库,以解决车位不足的问题。在已经运营的高层立 体车库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需排队存取车,等候时间过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备稳定可靠,能减少存取车时间,提 高车库使用率的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包括底座、升降系统、回转系统,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升降系统连接于底座上,回转系统连接于升降系统上。本技术所述的升降系统包括电机固定座、左齿条支架、右齿条支架、内传动立 板、外传动立板、升降传动系统、升降电机、主传动组合、升降框支架、导轮座组合和齿条,电 机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升降电机固定于电机固定座上,左齿条支架和右齿条支架固定在 底座上,一对内传动立板和外传动立板固定在底座的中间位置,齿条分别固定在左齿条支 架和右齿条支架的两端部,导轮座组合连接于升降框支架上,升降电机通过主传动组合、升 降传动系统驱动升降框支架上升或下降;所述的回转系统包括旋转电机、回转支撑、回转 框,回转支撑其下部与升降框支架相连接、其上部与回转框相连接,旋转电机固定在升降框 支架上。本技术所述的主传动组合为设置于一对内传动立板和外传动立板之间的主 传动轴,主传动轴中部的大链轮与升降电机输出轴上的小链轮用链条相连接,主传动轴的 两端设有主动链轮;所述的升降传动系统包括设置于升降框支架上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并对 应设置的齿轮、设置于升降框支架与主动链轮之间的升降驱动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主传动轴两端的主动链轮、设置于一 对内传动立板和外传动立板上部的被动链轮和链条,链条的一端固定于升降框支架上,依 次绕过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后另一端固定于升降框支架向下部延伸出的支腿上。由于链条 的两端均固定于升降框支架上、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均设置于固定在底座上的内传动立板 和外传动立板上,因此升降平稳,震动小,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刚性,本技术所述的导轮座组合为设置于升降框支架 上、分别可沿左齿条支架和右齿条支架的前端侧面、后端侧面、左侧面、右侧面滚动的滚轮。为了简化结构,本技术所述的回转支撑为一对内啮合的齿轮,主动小齿轮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驱动被动大齿轮的内圈转动,被动大齿轮的外圈固定在升 降框支架上,被动大齿轮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滚动轴承式连接,被动大齿轮的内圈与回转 框相连接。为了便于回转框旋转,本技术所述的升降框支架上安装有周向限位装置,避 免回转框旋转时摆动幅度过大,影响存取车时间。为了便于升降框支架的准确定位,本技术所述的底座上安装有纵向限位装 置,保证升降时安全定位。当载有需要调头汽车的载车板搁置在本技术专用回转台的回转框上时,启动 升降电机,升降电机通过主传动组合、升降传动系统将载车版升高至车库的地面以上后,旋 转电机驱动回转支承将回转框旋转180°,升降电机再通过主传动组合、升降传动系统将载 车版下降至原位,完成汽车调头。本技术的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是通过链条传动、齿轮齿条的升降、回转支撑 旋转,使回转框旋转带动汽车调头,自动化程度较高,节约了存取车的时间,提高了车库设 备的使用效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升降方便、旋转灵活的特点,大大减轻了劳 动强度,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_底座,2-电机固定座,3-左齿条支架,4-右齿条支架,5-内传动立板, 6-外传动立板,7-升降传动系统,8-升降电机,9-主传动组合,11-旋转电机,12-回转支 撑,13-回转框,14-升降框支架,15-导轮座组合,16-齿条。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为本技术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 示意图,由电机固定座2、左齿条支架3、右齿条支架4、内传动立板5、外传动立板6、升降传 动系统7、升降电机8、主传动组合9、升降框支架14、导轮座组合15和齿条16组成的升降系 统连接于底座1上、由旋转电机11、回转支撑12、回转框13组成的回转系统连接于上述升 降系统上。升降系统的电机固定座2固定于底座1上,升降电机8固定于电机固定座2上, 左齿条支架3和右齿条支架4固定在底座1上,一对内传动立板5和外传动立板6固定在 底座1的中间位置,齿条16分别固定在左齿条支架3和右齿条支架4的两端部,导轮座组 合15连接于升降框支架14上,升降电机8通过主传动组合9、升降传动系统7驱动升降框 支架14上升或下降;回转系统的回转支撑12其下部与升降框支架14相连接、其上部与回 转框13相连接,旋转电机11固定在升降框支架14上。上述主传动组合9为设置于一对内 传动立板5和外传动立板6之间的主传动轴,主传动轴中部的大链轮与升降电机8输出轴 上的小链轮用链条相连接,主传动轴的两端设有主动链轮;升降传动系统7包括设置于升 降框支架14上与所述齿条16相啮合并对应设置的齿轮、设置于升降框支架14与主动链轮 之间的升降驱动装置。上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主传动轴两端的主动链轮、设置于一 对内传动立板5和外传动立板6上部的被动链轮和链条,链条的一端固定于升降框支架14上,依次绕过主动链轮、被动链轮后另一端固定于升降框支架14向下部延伸出的支腿上。 上述的导轮座组合15为设置于升降框支架14上、分别可沿左齿条支架3和右齿条支架4 的前端侧面、后端侧面、左侧面、右侧面滚动的滚轮。上述的回转支撑为一对内啮合的齿轮, 主动小齿轮连接于所述旋转电机11的输出轴上,驱动被动大齿轮的内圈转动,被动大齿轮 的外圈固定在升降框支架14上,被动大齿轮的内圈与外圈之间为滚动轴承式连接,被动大 齿轮的内圈与回转框13相连接。升降框支架14上安装有周向限位装置,底座上安装有纵 向限位装置。回转支撑采用014. 25. 710型,行程开关采用SZL-VL-S-J型。升降电机采用 R87DV100M4/BMG/HF/M1/0 ° 型,旋转电机采用 R67DT90L4/BMG/HF/M2/270。型。权利要求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包括底座、升降系统、回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系统连接于底座上,回转系统连接于升降系统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 系统包括电机固定座、左齿条支架、右齿条支架、内传动立板、外传动立板、升降传动系统、 升降电机、主传动组合、升降框支架、导轮座组合和齿条,电机固定座固定于底座上,升降电 机固定于电机固定座上,左齿条支架和右齿条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一对内传动立板和外传 动立板固定在底座的中间位置,齿条分别固定在左齿条支架和右齿条支架的两端部,导轮 座组合连接于升降框支架上,升降电机通过主传动组合、升降传动系统驱动升降框支架上 升或下降;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垂直升降类立体车库专用回转台,包括底座、升降系统、回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系统连接于底座上,回转系统连接于升降系统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波,胡和民,
申请(专利权)人:侯秀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