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251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9 16: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TR组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TR
组件
,具体是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R
组件在通常意义下是指一个无线收发系统中频与天线之间的部分,即
TR
组件的一端连接天线,另一端连接中频处理单元,这样便构成一个无线收发系统,在雷达系统中的运用有着重要作用,
TR
组件在无线接收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TR
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热量过高的问题,因此,需要对
TR
组件进行冷却,以此确保
TR
组件的正常使用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
.
(授权公告号
CN212259652U
),该专利技术能够在使用时,本技术设置有风动叶片,当外界气流吹动风动叶片时,可以驱动与风动叶片相连的蛟龙轴旋转,蛟龙轴带动蛟龙叶片在设置的筒体内旋转,能促进该外壳体内部的气流流动,从而使热量快速向外排散;外壳体顶部和内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片,且导热片和内连接板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可以促使热量更好的向外排散,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散发效率,提高了该外壳体的散热效率;使用通风网罩罩住外壳体上的凹槽结构,起到保护风动叶片的作用,且通风网罩与外壳体顶部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可以使外壳体顶部的热量向通风网罩传导,在风动叶片旋转的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快热量的散发效率,但是上述采用的冷却方式是使用叶片进行来加速空气的流动,从而达到散热冷却的目的,但是由于添加了风叶片,该零件与
TR
组件的结合度不高,会增加
TR
组件的体积,造成
TR
组件的使用效果降低,目前对于
TR
组件的冷却,与
TR
组件
TR
组件本体之间结合性较差,会造成
TR
组件的体积增加,不利于小型化的设计,不便于成为
TR
组件
TR
组件本体自带的冷却功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包括:
TR
组件本体

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底部用于安装的散热机构

设置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之间用于间隔的间隔口

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机构下方的引导机构;其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机构下方的垫片一

设置于所述垫片一下方的用于引导散热的引导片

设置于所述引导片下方的垫片二;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底部用于安装的底座

固定开设于所述底座表面的通孔

嵌合安装于所述通孔内部的双金属片

安装于所述通孔下方的散热片;以及,
TR
组件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排出机构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出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内部的内芯

设置于所述内芯一侧的异形通道

连接于所述异形通道下端的隔热盒

连接于所述隔热盒的底部的热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固定设置于
TR
组件本体底部的垫座

安装于所述垫座内部的用于散热的散热柱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异形通道的外部形状成弧形结构,且异形通道呈上宽下窄结构,并且异形通道沿着隔热盒的表面水平移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异形通道的下端与隔热盒的内部相互连通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一

引导片以及垫片二三者的外部形状均呈弧形,且垫片一

引导片以及垫片二等距且沿着同一竖直线进行叠加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垫片一的表面设置有槽道,所述引导片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铝条,所述垫片二的上表面设置有铜条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柱在垫座的内部均匀分布有若干,且散热柱的上端穿插至上方
TR
组件本体内底部,相邻所述散热柱呈高低不一致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孔与散热片之间相互连通,且通孔与双金属片一一对应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在
TR
组件本体的内部设置了一组空间,将异形通道安装于
TR
组件本体内部内芯的一侧,异形通道的整体外部结构采用的弧形设计,异形通道内部空间尺寸呈上宽下窄,将内芯产生的热量通过异形通道引出,异形通道的下端通过隔热盒与热管相连,最后通过热管将热量引离内芯,异形通道与
TR
组件本体成一体化连接,并且采用的铜铝合金材料,具有导热性;
2、
通过在
TR
组件本体的底部设置了散热柱,散热柱穿插于
TR
组件本体的底部,并进入
TR
组件本体的内底部,配合这异形通道,将
TR
组件本体的内部热量引出,散热柱在
TR
组件本体的设置有若干,而异形通道设置于
TR
组件本体的内部,与
TR
组件本体之间相互结合,在对
TR
组件本体进行引导排热的过程中,不会增加
TR
组件本体的体积,提高与
TR
组件本体的结合度;
3、

TR
组件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垫片一,垫片一与引导片和垫片二相互叠加,并成弧形结构,利用弧形结构,可以将散出的热量向两侧排出,并且在引导片的表面和垫片二的表面均设置有铝条和铜条,铜条的导热性能比铝条高,从低到高,将热向外导出,垫片一,垫片一与引导片和垫片二和
TR
组件本体之间相互结合,在起到排热的同时,也提高与
TR
组件本体之间的结合度,同时也成为了
TR
组件本体自带的冷却散热结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TR
组件本体(1)

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1)底部用于安装的散热机构

设置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1)之间用于间隔的间隔口(3)

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机构下方的引导机构;其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散热机构下方的垫片一(4)

设置于所述垫片一(4)下方的用于引导散热的引导片(5)

设置于所述引导片(5)下方的垫片二(6);其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1)底部用于安装的底座(2)

固定开设于所述底座(2)表面的通孔(
201


嵌合安装于所述通孔(
201
)内部的双金属片(
202


安装于所述通孔(
201
)下方的散热片(
203
);以及,
TR
组件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排出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
TR
组件本体(1)内部的内芯(
101


设置于所述内芯(
101
)一侧的异形通道(
102


连接于所述异形通道(
102
)下端的隔热盒(
105


连接于所述隔热盒(
105
)的底部的热管(
10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小型化
TR
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于
TR
组件本体(1)底部的垫座(
10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材谭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贡爵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