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8150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22 19: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类作为LRRK2抑制剂的新结构的化合物,及其立体异构体、光学异构体、药用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类结构新颖的芳杂环取代的化合物,为LRRK2抑制剂类的药物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体外酶及细胞活抑制活性研究显示,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治疗LRRK2介导的疾病的前景化合物。治疗LRRK2介导的疾病的前景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而言,涉及一类芳杂环类的化合物以及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常见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影响约2%的60岁以上人口。帕金森的病因非常复杂,典型表征是脑内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从而导致的临床表现为动作迟缓、静止震颤、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目前可用的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只是对症治疗,如多巴胺替代疗法可以缓解症状,仍然缺乏阻止疾病发展或逆转疾病的治愈方法。对帕金森病新治疗策略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由于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剧,这种需求显然也在增长。
[0003]只有大约5

15%的PD病例有家族病史,大多数病例是特发性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有很强的遗传相关性。研究发现,与P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的基因为SNCA(α

synuclein)和LRRK2(Leucine

rich repeat kinase 2);与P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有关的基因为Parkin(Parkin)和PINK1(PTEN

induced kinase 1)等。在所有确定的风险基因中,LRRK2突变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帕金森病最常见的原因,其中LRRK2 G2019S突变可以解释5%的PD病例。最近的研究发现,无突变的特发性PD患者也存在LRRK2蛋白过度激活,自身磷酸化或表达增加的情况。因此,LRRK2已经成为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重要角色,LRRK2抑制剂是有前途的帕金森病治疗药物。
[0004]LRRK2是一个含2527个氨基酸的大蛋白质,属于ROCO蛋白激酶家族。与Roco家族的其他成员相比,LRRK2包含多样的结构域,其主要功能域由N端到C端依次为:ARM(Armadillo repeats),ANK(ankyrin repeats),LRR(leucine rich repeat,LRR)、ROC(Ras of complex proteins)、COR(C

terminal of Roc)、KIN(kinase)和WD40(WD repeat domain)。LRRK2广泛表达于大脑,心脏,肾脏,肺脏,肝脏和一些免疫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中的LRRK2分布于细胞质,存在于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多种膜结构上,通过介导下游蛋白的磷酸化,在突触传递、囊泡运输、线粒体功能、调节自噬、调节微管稳定性、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RRK2同时具有GTP酶和激酶活性,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调控的机制。LRRK2的激酶活性依赖于LRRK2二聚体的形成,而GTP酶对于二聚体的形成至关重要;反之,激酶激活后会通过自磷酸化ROC结构域来调节LRRK2的GTP酶活性。
[0005]目前LRRK2抑制剂的开发最新进展为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小分子药物方面,DNL151和DNL201均已完成临床I期实验,WXWH0226已经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多家药企发表了关于LRRK2抑制剂的专利,化合物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吡咯并嘧啶系列(WO2015113451,WO2016130920,WO2017106771,WO2018155916,WO2015092592等)、氨基嘧啶系列(WO2017087905,WO2017156493,WO2017218843,WO2018217946)、嘧啶基/吡啶基

吲唑系列(WO2014137719,WO2014137723,WO2014134774,WO2014137728)和大环系列(WO2013046029,WO2014140235,WO2016042089,WO2019012093)等。
[0006]到目前为止,仍无LRRK2抑制剂上市,因此发现更加有效且安全的LRRK2抑制剂仍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LRRK2抑制剂的具有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治疗由LRRK2激酶介导的疾病方面的用途。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0009][0010]X1选自CR
a
和N;
[0011]X2选自CR
b
和N;
[0012]X3选自CR
c
和N;
[0013]R
a
选自H,氘,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所述的烷基、烯基、炔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的取代基所取代;
[0014]R
b
选自H,氘,卤素,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NH2的取代基所取代;
[0015]R
c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0016]R1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8环烷基;
[0017]R2选自苯基,萘基,5

7元单环杂芳基,苯并C4‑8单环环烷基,苯并4

8元单环杂环基,苯并5

7元单环杂芳基,5

7元单环杂芳基并4

8元单环杂环基;上述基团均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

OR
21
、NO2、

NR
22
R
23
、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8环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所取代;
[0018]R
21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0019]R
22
和R
23
独立地选自H,氘,C1‑6烷基,C3‑8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的取代基所取代;
[0020]G选自O,S和NR
d
;R
d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
[0021]环A选自苯基,5

6元单环杂芳基,苯并5

6元单环杂环基,苯并C5‑9环烷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5

9元杂环基;
[0022]R3选自H,卤素,氘,OH,CN,NO2,甲磺酰基,乙磺酰基,氧代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如下式(I)所示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X1选自CR
a
和N;X2选自CR
b
和N;X3选自CR
c
和N;R
a
选自H,氘,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所述的烷基、烯基、炔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的取代基所取代;R
b
选自H,氘,卤素,C1‑6烷基,C3‑8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NH2的取代基所取代;R
c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R1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C3‑8环烷基;R2选自苯基,萘基,5

7元单环杂芳基,苯并C4‑8单环环烷基,苯并4

8元单环杂环基,苯并5

7元单环杂芳基,5

7元单环杂芳基并4

8元单环杂环基;上述基团均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

OR
21
、NO2、

NR
22
R
23
、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8环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所取代;R
21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R
22
和R
23
独立地选自H,氘,C1‑6烷基,C3‑8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的取代基所取代;G选自O,S和NR
d
;R
d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环A选自苯基,5

6元单环杂芳基,苯并5

6元单环杂环基,苯并C5‑9环烷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5

9元杂环基;R3选自H,卤素,氘,OH,CN,NO2,甲磺酰基,乙磺酰基,氧代基,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羟烷基,C1‑6烷硫基,C3‑
12
环烷基,

C1‑3烷基

C3‑
12
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

C1‑3烷基
‑3‑
12元杂环基,5

12元杂芳基,

C1‑3烷基
‑5‑
12元杂芳基,苯并C3‑6单环环烷基,苯并3

6元单环杂环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C3‑6单环环烷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3

6元单环杂环基,

OR
31


C(O)NR
32
R
33


C(O)R
34


NR
35
C(O)R
36
;所述的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6烷氧基,C1‑6羟烷基,C1‑6烷硫基,C3‑
12
环烷基,

C1‑3烷基

C3‑
12
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

C1‑3烷基
‑3‑
12元杂环基,5

12元杂芳基,

C1‑3烷基
‑5‑
12元杂芳基,苯并C3‑6单环环烷基,苯并3

6元单环杂环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C3‑6单环环烷基,5

6元单环杂芳基并3

6元单环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氧代基、CN、

CONH2、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
C1‑6烷氧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C3‑
12
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

CH2‑3‑
12元杂环基、任选被C1‑6烷基或C1‑6卤代烷基取代的5

12元杂芳基、

C(O)

C1‑6烷基、

NH

C1‑6烷基、

N(C1‑6烷基)2、

NO2的取代基所取代;当多个R3同时出现时,每个R3可以相同或不同;R
31
选自H,氘,C1‑6烷基,C1‑6卤代烷基;R
32
和R
33
独立地选自H,氘,C1‑6烷基,C3‑8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CN、OH、卤素的取代基所取代;R
34
选自H,氘,C1‑6烷基,C1‑6烷氧基,C3‑
12
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烷氧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CN、O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3‑8环烷基、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3

12元杂环基、

NH

C1‑6烷基、

N(C1‑6烷基)2的取代基所取代;R
35
选自H,氘,C1‑6烷基,C3‑8环烷基;R
36
选自H,氘,C1‑6烷基,C1‑6烷氧基,C3‑
12
环烷基、3

12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烷氧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CN、OH、卤素、C1‑6烷基、C1‑6烷氧基、C3‑8环烷基、任选被C1‑6烷基取代的3

12元杂环基、

NH

C1‑6烷基、

N(C1‑6烷基)2的取代基所取代;m选自1,2,3,4和5;除非另有说明,上述杂芳基、杂环基中的杂原子独立地选自O、N或S,杂原子数量为1个、2个、3个或4个。2.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1为N;优选的,X1为CR
a
,其中R
a
为H,氘,C1‑3烷基,C2‑6烯基,C2‑6炔基;所述的烷基、烯基、炔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X1为CR
a
,其中R
a
为H,氘,C1‑3烷基;所述的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X1为CR
a
,其中R
a
为H,氘,甲基,乙基,异丙基;优选的,X1为CR
a
,其中R
a
为H,氘,甲基。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2为N;优选的,X2为CR
b
,其中R
b
为H,氘,卤素,C1‑3烷基,C3‑6环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1‑3烷氧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NH2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X2为CR
b
,其中R
b
为H,氘,卤素,C1‑3烷基,C3‑6环烷基,C1‑3烷氧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烷氧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OH、NH2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X2选自CR
b
,其中R
b
为H,氘,F,Cl,CF3,CHF2,CH2F,甲基,乙基,环丙基。4.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X3为N;优选的,X3为CR
c
,其中R
c
为H,氘,C1‑3烷基,C1‑3卤代烷基;优选的,X3为CR
c
,其中R
c
为H,氘,甲基,CF3,CHF2;优选的,X3为CR
c
,其中R
c
为H。
5.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1选自H,氘,C1‑3烷基,C1‑3卤代烷基,C3‑6环烷基;优选的,R1选自H,氘,甲基,乙基,环丙基,CF3,CHF2,CH2F;优选的,R1选自H。6.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中,R2选自苯基,5

6元单环杂芳基,苯并C4‑6单环环烷基,苯并5

6元单环杂环基;上述基团均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

CN、

OR
21


NO2、

NR
22
R
23
、C1‑6烷基、C2‑6烯基、C2‑6炔基、C3‑8环烷基、C1‑6烷氧基、C1‑6烷硫基、C1‑6卤代烷基、C1‑6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所取代;R
21
选自H,氘,C1‑3烷基,C1‑3卤代烷基;R
22
和R
23
独立地选自H,氘,C1‑3烷基,C3‑6环烷基,3

6元杂环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CN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R2选自苯基,5元单环杂芳基,6元单环杂芳基,苯并5元单环杂环基,苯并6元单环杂环基;上述基团均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

OR
21


NR
22
R
23
、C1‑3烷基、C3‑6环烷基、C1‑3烷氧基、C1‑3烷硫基、C1‑3卤代烷基、C1‑3卤代烷氧基的取代基所取代;R
21
选自H,氘,C1‑3烷基,C1‑3卤代烷基;R
22
和R
23
独立地选自H,氘,C1‑3烷基,C3‑6环烷基,3

6元杂环烷基;所述的烷基、环烷基、杂环烷基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F、Cl、Br、CN的取代基所取代;优选的,R2选自苯基,6元单环杂芳基,苯并5元单环杂环基,苯并6元单环杂环基;上述基团任选被一个或多个各自独立地选自氘、C1‑3烷基、

OR
21


NR
22
R
23
取代基所取代;R
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云龙刘天琪丁祥峰苗新园王克柱汪笛莎寇红艳居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翊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